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山东青岛:居家养老:扩大“家”的外延

来源:青岛日报 发布时间:2013-10-31 17:12:05

  山东省青岛市老龄办一项调查显示,岛城养老呈现“9064”特征,90%的老人认可并选择居家养老度过晚年,“家”是理想而又离不开的养老之地。但是,随着家庭结构小型化、“421”家庭普及,居家养老已不能再定义为简单的家庭养老,而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

  忙碌的儿女与孤单的晚年

  “我是既‘独居’又‘空巢,说起自己的晚年生活,75岁的王秀兰话语无奈。这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去年送走了相伴几十年的老伴,从此开始了独自一人生活。

  王秀兰有四个子女,各自有工作要忙,小女儿还不在青岛。老伴去世后,孩子领她回家住,可过不了几天她就回来了,“都有自己的家,住不惯。”现在孩子每周轮流看她,“孩子很孝顺了,许多老伙伴,孩子半月一月才来一次。”

  随着社会发展,如今即使“养儿”能“防老”,也更多停留在物质层面。像王秀兰这样的老人,虽然子女数量尚可,但儿女多忙于生计。之后,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只有一个或两个孩子,这就造成了一对年轻夫妻需赡养四位甚至八位老人的现状。“按照中国传统,老年人多随子女生活,由子女养老,可随着社会发展,这种模式行不通了。”所有老人随子女生活显然不现实,可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来说,他们不愿意离开熟悉的环境,住进养老院里。

  新出台的《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将“常回家看看”纳入法律,但是,根据中秋节和老年节媒体调查数字显示,部分子女尤其是外出打工者,不能“常回家看看”。如今,连上门看望老人都困难重重,完成传统的子女养老,更是难上加难。

  今年夏天,家住市南区的李大爷不慎髋骨骨折,而家中无人。不能动弹的他在地上坐了一天一夜,才被上门服务的家政人员发现并联系其子女送医。李大爷有儿有女,但是因为子女工作忙,不能保证每天探望独自在家的父亲,造成了这一事故。

  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都在探索一种既满足老年人不离家的切实需求,又能填补家庭养老功能不足的养老方式—居家养老。老人不出家门,照料者上门提供服务,对于老人接受照料、避免孤独和保证安全都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探路居家养老模式

  我市为本市户籍60岁以上“三无”、低保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对半失能老年人,每月服务时间不少于45小时,对失能老年人,每月服务时间不少于60小时,按照城镇每小时15元,农村每小时1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

  据了解,各区市都在探索有特点的居家养老方式。市南区为独居、“三无”、低保家庭等生活困难的老年人提供个性化的送奶、送报、送爱心、送家政、送午餐、送保险“六送”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市北区为全区1767名居家养老老年人发放了15903张 “敬老卡”,老人可持卡到指定地点,享受医疗、洗浴、理发等服务内容。李沧区开通集“紧急求助”及“便民服务”于一体的居家养老服务求助热线,使老人在生活困难或突发疾病等紧急情况下得到及时救助。崂山区为老人配备了居家养老家政服务员,并把首选对象放在了老人亲戚、邻居身上,经过护理、家务培训后,照顾丧失自理能力的空巢老人,很快获得了老人家庭的认可。黄岛区每月为符合条件的老人发放小时数不同的服务券,老人每天根据服务员工作表现支付服务券,服务员凭券到服务机构领取相应报酬。城阳区实施了城乡一体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农村和城市居民可享受同等待遇的居家养老服务。

  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到目前,全市共有5877位困难老人得到了政府购买的居家养老服务。[!--empirenews。page--]

  市场化步履艰难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我市现有的居家养老服务社,大多由街道或社区主导建立,并对其提供场地等方面的支持,服务社管理人员由街道给予补贴。因此,居家养老服务社现阶段多是公益且“微利”,工作人员多是由 “4050”下岗职工组成,平均一个月收入在2000元左右。因为服务社不收管理费、介绍费等费用,对老人居家养老服务收费比家政公司要低。“我们的服务面向老年人,讲求公益和奉献”,八大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刘主任说。

  一方面是街道兴建养老服务社的非营利性,一方面面对日益增加的老年市场需求,探索市场化已成为应对居家养老的必要手段,而且市场的需求可期。

  探索市场化运作,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的运营是前提,内容是关键。目前老年人对居家养老尚处于认知阶段,由于他们工资水平和观念的原因,居家养老机构普遍收入不高,街道居家养老服务社可实行将收入基本转换为工资、日常由街道补贴这种形式支撑机构运营,但这尚不能形成独立的市场主体。有专家告诉记者,居家养老市场化水平低,“不盈利”是运营者尚在观望的原因。

  2011年,12349期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成立,这也是全市唯一一家从事专业居家养老护理的机构,为老人提供专门的术后康复、医疗保健、心理安慰等个性化服务,已为二百多名老人提供了服务。因为针对的是居家养老护理,工作人员都是专业持双证的护士,收费平均60元一小时,中心主任闫荣杰坦言,只有月收入较高的老人才舍得接受这一服务。

  对此,闫荣杰建议,应建立日、德等国实行多年的护理保险制度,“如果这类老年人有了专业护理保险,比如每月400元护理费,他只承担100元,保险基金补贴300元,就会大大降低老年人护理费用,也会给处在探索初期的机构提供成长空间。”

  有专家指出,居家养老应当是“流水线”式服务,包括日常照料、医疗护理、心理慰藉、生活环境改善等各个方面,且人员都应具有专业水平,但是现阶段居家养老服务人员主要上门为老人提供打扫卫生、洗衣做饭、聊天等一般家政服务,和家政公司区别不大,医疗康复、精神疏导等专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在养老产业发展成熟的日本,有专门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专职人员“介护士”,统一培训包括心理学、急症护理、老年福利等方面的知识,合格颁发证书。面对居家养老工作人员专业性不足问题,只有加强定期培训,打造专业队伍,才能应对日益增多的市场需求。

责任编辑:李丹
标签: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社区服务,养老服务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