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康研究

成都推进新农村综合体建设 将确定20个市级示范点

来源:四川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4-07-02 09:28:33

  7月1日,记者从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获悉,成都于近日出台了《关于推进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的指导意见》(下简称《意见》),从规划选址、风貌设计、集约节约用地、产业发展等方面,为加强该市新农村综合体建设提供指导和参考,进一步加快转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持续发展,建设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

  标准化建设新农村综合体

  要“八展现七避免”

  据介绍,新农村综合体,是以一定的聚合空间为基础,将村落民居、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建设等生产生活要素集约配置在一起,形成聚居适度、产业优化、功能完善、城乡融合、环境优美、管理民主、社会和谐的农村新型社区。

  《意见》为新农村综合体建设设定了“标准”,即以科学规划为基础,以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为支撑,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为重点,以川西民居特色风貌塑造为特色,成片成带地推进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新农村综合体建设。

  该《指导意见》提出,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新农村综合体建设要做到“八个展现”和“七个避免”,即:展现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的规划理念,展现产业发展的同步推进,展现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设施标准化建设的成效,展现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展现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成果运用,展现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成果,展现新型基层治理机制建设成果,展现小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体制机制;避免农民被上楼、避免外墙贴瓷砖、避免采用卷帘门、避免乱建防雨棚、避免滥建防盗栏、避免破坏林盘风貌、避免耕作半径过大。

  房屋要前庭后院

  组团规模控制在50户左右

  该《指导意见》重点在规划选址、风貌设计、集约节约用地、产业发展等方面为区(市)县、乡镇(街道)提供指导和参考。

  在规划布局方面,《意见》要求做好规划编制,要因地制宜,并与当地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有机衔接。房屋要有前庭后院,在农户自愿前提下开展“微田园”建设,保持“房前屋后、瓜果梨桃、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和农村特点。

  同时,要遵循“集约节约用地、方便生产生活”的原则,充分利用自然的地形地貌,在空间组织上处理好山、水、田、路、林与居住组团的关系,做到透山秀水,充分体现优美的自然风光。一般以100户至500户为宜,采用组团式布局形式,各个组团规模控制在50户左右。

  此外,新农村综合体还需展现优美形态。按照“紧凑型、低楼层、川西式”的要求,注重农村特色、地域特色,深入挖掘文化底蕴,保护林盘、田地、沟渠、水体等现有生态资源体系,体现田园风光和生态本底,应用新手法、新技术、新材料展现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现代农村风貌。

  村民自主决定是否参建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意见》要求,加快新农村综合体交通路网、集中供水、能源电力、污水处理、广播电视、光纤宽带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新农村综合体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设施标准化建设,切实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

  新农村综合体建设是否参与、规划选址、户型设计、建筑队伍选择、质量安全监管等问题,需交给农民自主决定。鼓励和引导农民运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组建集体资产管理公司,采取农户自筹、产权融资、社会资金参与相结合的方式,自主实施新农村综合体建设。

  同时,在新农村综合体内规划建设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和园区,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构建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多种适度规模经营模式。推动粮食、蔬菜、花卉苗木、伏季水果、茶叶、狝猴桃、食用菌、水产、中药材等特色产业连片规模发展,推进农业生产的市场化、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标准化,实现产村融合发展,夯实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的产业基础和支撑。

  成都已建成54个新农村综合体 在建55个

  据悉,自2012年在成都郫县(微博)、新都区等地启动了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的新农村综合体试点建设以来,截至目前,成都市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新农村综合体已建成54个,在建55个。

  以郫县(微博)三道堰镇青杠树村新农村综合体为例,该综合体按照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标准进行整体打造,利用整理节约出的集体建设用地启动了天府水乡国际乡村俱乐部等高端休闲项目和香草湖生态湿地建设。组建了粮经专业合作社,启动了800亩优质粮油和有机蔬菜基地建设,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据成都市委统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成都市将全面推开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在2014年新启动的新农村综合体中,将确定20个具有典型示范价值的点位作为市级示范点,成片成带推进。

  全市将加大对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的支持力度,下一步,相关市级部门将充分整合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林盘整治、新村建设等专项资金和政策,向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新农村综合体倾斜,并确保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形成推进合力。

责任编辑:黄兴
标签:成都, 新农村建设, “微田园”建设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