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要闻

社区治理转型中的“80后”们

来源: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16-05-05 09:16:18

   最近,成都市青羊区鼓楼南街社区居民肖爽准备生二胎。5月3日,她来到社区办事大厅,在一个名为“民政信息化平台系统”电子平台前,轻点屏幕,调出“计生服务”方面的政策查看,“这下明白该怎么申请了。”肖爽心中有了数。

 
  手指一点,政策知晓。“民政信息化平台系统”是“80后”社区党支部书记周扬鑫在全区社区中首创的一个电子化服务平台。
 
  青羊区目前有79个社区,在这些社区由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型中,活跃着一群“80后”管理者、志愿者、社团活动参与者,他们为该区加强和改善基层政权建设、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提供了有力保障。
 
  “80后”社区干部

  社区工作并非都是“小事”
 
  琐碎,是年轻人初到社区的第一印象。2013年,周扬鑫被区委组织部选送到鼓楼南街社区担任社区党支部书记,他一到社区就发现,社区和机关的工作有很大差别,每天面对的都是琐事。“比如哪个院坝没有消防通道,哪个院子麻将馆扰民……每天面对的都是这些事情。”培风路社区纪委书记姜翠红刚到社区也有同感。
 
  此时,老同志的“传帮带”起了关键作用。周扬鑫在前社区党支部书记帮助下,开始解决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芝麻绿豆的事看似小事,只要关系到群众的利益就是大事。”
 
  当新来的年轻人真正融入社区时,才发觉社区工作并非仅仅是“小事”。“在社区治理中如何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居民自治怎么体现群众意愿,这些都需要你发挥能动性、创造性。”姜翠红的话代表了青羊社区年轻人的共同感受。

  “80后”居民

  社团“唱戏”丰富公共文化生活
 
  4月6日,周三,在律师事务所上班的“80后”社区居民李杰下班后来到商业街社区活动室,参加思碰国际演讲会的日常活动。
 
  晚七点,备稿演讲开始。备稿演讲结束之后,备稿评估员会对演讲者提出意见和建议。“我们这个中文演讲班全是年轻人,来自各行各业。”李杰告诉记者,社区鼓励组织文化社团活动,“为此,还为我们演讲班提供了固定的活动场所。”
 
  与此同时,商业街社区引进了针对职场青年的英语演讲班。每周四晚,年轻人集中到社区活动场所用英语沟通,分享生活工作学习中的点滴。商业街社区干部叶竹告诉记者,社区所做的就是为文化社团服务“搭台”,由社团“唱戏”,吸引社区内外的年轻人,以此丰富社区公共文化生活,“英语演讲班和中文演讲班就是典型的整合资源的结果。”
 
  “80后”志愿者

  体会到志愿服务带来的满足
 
  光华街道的年轻工作人员陈立平还有两个身份:“种菜达人”和志愿者。她既手把手教石人北路社区的小孩子们种植知识,还利用周末和晚上的时间给院落居民传授阳台植物美化技巧,“我把自己这些年的经验毫不保留地告诉居民,他们很有兴趣。”
 
  而石人南路100号院晚霞养老院里的老人们,至今都惦记着一场专门为他们举办的文艺演出。文艺演出活动是志愿者冷远林提出来的,“经常去敬老院做志愿者,就想丰富他们的生活,于是为他们办了一台晚会。”
 
  从前期的策划到征集演员和节目到后期的排练,这些年轻的志愿者们用了整整两个月的时间来准备。冷远林说,做志愿者这么些年来,切切实实体会到了志愿服务给自己带来的满足,“敬老院老人们没有不认识我的,都亲切地喊我‘小冷子’。”

责任编辑:李晨
标签:社区,转型,80后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