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区观点

“养老是我见过最难的业态”

来源:文汇报 发布时间:2016-07-11 10:06:50

  2007年成立的养老服务企业上海爱照护养护院有限公司(下文简称“爱照护”),目前运营管理26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站点,包括上海首家投入运营的长者照护之家———这种“嵌入式养老机构”是最近两年养老领域的明星项目。

  爱照护的核心管理队伍,成员来自护理、健康、设计、IT、酒店管理等不同领域,一半是“海归”。他们有上百人的管理团队和近700人的一线服务团队。

  中国的养老市场很年轻,积累满10年“经验值”的商业公司不多。爱照护在行业内和资本市场都得到了认可,一些互联网企业和投资机构看上了他们,首席执行官丁勇说他“奔着结婚谈恋爱”,非常认真地在选择对象。他必须找个同道中人一起做养老,因为,“养老是我见过的最难的业态”。

  关于养老的“难”,丁勇有太多故事可说。以下是记者对他的访谈实录。

  分不清养老和家政,入行难

  为一位左侧偏瘫的老人穿衣服,有两种穿法:

  1.穿好衣服,纽好纽扣。

  2.穿好衣服,协助老人或让老人自己用右侧健康肢体纽好纽扣。

  前一种是家政服务,后一种是养老服务。家政提供生活能力替代服务,养老提供生活自理能力的维持和改善服务。有多少人能分清养老和家政?

  在养老服务业的起步阶段,人们对养老服务有很多误解,甚至把社区居家养老等同于家政服务。

  认识上的偏差阻碍养老服务的专业化,影响老年人和家属子女消费习惯的养成。养老服务和家政服务最本质的区别,在于维持老人生活质量和尊严,通过看护、护理、康复和心理干预,延缓失智失能的来临。家政服务的“代劳”思维,使得老人无法锻炼还没丧失的功能,加速身体功能的衰退,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导致老人照护需求不断增加,支付压力持续提高。

  一家机构9个工种,协同难

  一家功能完备的社区养老机构,需要具备9个工种:护理员、护士、全科医生、康复师、康复治疗师、营养师、口腔医生、心理咨询师、社工。我们没有口腔医生。为高龄老人提供长期照护服务,没有口腔医生怎么行?老人牙口不好,怎么吃饭?饭吃不好,还谈什么营养管理?

  这么多工种,专业背景差异巨大,协同工作实在太难。我在机构里做过测试,让护理员帮老人测血压,测好把结果告诉医生,医生不认,要求护理员给他做试验再测一遍,测得准才肯信。然后,我让护理员把老人的测试结果输入电脑,医生从系统中调用数据,毫不怀疑地用了。我们好像总是相信机器多过于人。

  想不清楚财务模型,盈利难

  上海鼓励发展嵌入社区的小型养老机构,以“长者照护之家”命名的嵌入式机构增长很快,爱照护管理的潍坊社区长者照护之家是上海第一家投入运营的。

  嵌入式机构最大的问题是财务模型很难建立,床位太少,规模效应弱,收支平衡难以达成。做一家100张床位的养老院,配1个厨房就够了。做长者照护之家,以20张床位计,要为100张床位配5个厨房。长者照护之家的服务必须向周边社区居家延伸,延伸才有杠杆。

  政府财政的购买服务和建设补贴,让初代居家养老服务有了很广的覆盖面。自负盈亏的商业机构,光靠政府是活不下去的,要思考自己的盈利点和财务模型,这又是长者照护之家比一般机构运营难的地方。

  有两种模式可以导向于盈利,一种是服务叠加导向的,老人的自理能力越差,需要购买的替代服务就越多,支付的费用就越高,某种角度看,这种导向下,听任老人的自理能力下降,有助于推高服务资费;另一种是结果导向,老人购买服务,得到比较明确的身体改善或衰老延缓的结果,比如最好通过服务做到“躺着进机构、站着出机构”,这种导向卖的是个结果,会让服务提供方用各种办法帮助老人提高自理能力,从而减少服务需求,降低服务成本,同时增加支付意愿。当然,人体的衰老是不可逆的,任何服务都只能在科学允许的范围内发挥作用。

  做不精细服务管理,增效难

  我们投建了万里社区的长者照护之家,想把它做成上海首家数字化长者照护之家,为了节约成本,小到每盆绿植都是我自己挑的。49个床位,装修总投入450万,政府给了98万床位建设补贴,算下来每个床位的建设成本是7.2万。成本控制做得不错,但真的很耗精力。

  运营机构还有几大投入:人力、伙食、水电煤和网络、租金、税收。伙食,机构越大成本越小,我们买了4台炒菜机器人,分别放在4个照护单元,节省厨房的人力开支,厨师相当于车间主任,负责管理机器人;水电煤申请按照民用标准缴费了,但宽带还是按商用标准,做智能化机构极度依赖网络,一年七八千,不便宜。

  人工成本约占总支出的六七成。养老服务是脉冲式的,早上和晚上是两个高峰,其余时间,护理人员单位人均负载很小。机构需要负载平衡的策略设计和管理,通过优化人力配置来提高护理员收入,我们的护理员月平均收入可以达到4800元。说句可能会得罪人的话,当前上海养老机构护理员的平均月薪3000多元,如果按照上班时间内的有效服务时间算,实际工资可能过高支付了。

  我做IT出身,喜欢用数据和模型说话,我们一直在研究负载均衡的算法。护理员和老人的接触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老人在、护理员不在,存在两种可能:老人不需要护理员;老人需要护理员而护理员没有到场;另一种是老人在、护理员也在,也有两种可能:老人需要的时候护理员到场了;老人不需要的时候护理员到场了,过度护理。把四种可能放到四个象限去实时分析,把数据作可视化呈现,就能清楚地判断人力是不是合理配置。

  做长者照护之家,管理颗粒度不能太粗,否则容易做成糊涂账,现场管理者要控制每个模块的投入。人力配置优化对老人和护理员都是有利的,老人可以避免过度护理,少交冤枉钱,护理员可以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增加有效工时,提高收益。

责任编辑:崔凤霞
标签:养老,家政,养老服务业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