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要闻

致敬匠心 国家级非遗亮相2017全国社区网络春晚

来源:中国社区网 发布时间:2016-12-23 09:37:00

  木版年画、程氏剪纸、天门糖塑、青岛面塑、孝义皮影戏,它们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光流转,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这些或承载或记录或演绎中国百姓生动民间记忆的传统技艺,却面临着后继无人或失传的窘境。匠心造物,有灵且美。为了让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更直观地呈现在百姓面前,2017年全国社区网络春晚组委会将这些传承人从天南海北请到武汉汉口里,这里是非遗产业基地、武汉老字号的聚集地。借助春晚的平台,这些因地域限制而不能广为传播的传统民间文化将传播得更远,真正走进百姓间。

  阜阳程氏剪纸:一把剪刀剪出百姓故事

  一张简单的红纸,在剪刀的上下飞舞中,不消片刻,便华丽化身为栩栩如生的《金鸡送福》。在汉口里,安徽阜阳程氏剪纸第三代传人程娟娟精湛的手艺,让围观百姓零距离感受了这项技艺的文化魅力。

  虽然是“90后”,程娟娟却称得上是剪纸界的“老手艺人”。出生在剪纸世家的她,4岁起便开始自己拿起剪刀,剪出规整漂亮的图案;10岁拿着原创作品参赛,一路斩获大奖。在程娟娟看来,剪纸已经成为了她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剪纸技艺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2008年,阜阳剪纸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程娟娟的爷爷程建礼是“程氏剪纸”的创始人,曾被誉为“一剪之巧夺神功”、“当代中国民间男性剪纸第一人”。父亲程兴红是阜阳市第一位民间艺术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们的作品中,融会贯通了南北剪纸的艺术特色,粗犷之中蕴纤巧,质朴之中见秀丽,刚柔兼备,情趣醇和。而作为第三代传人,程娟娟的作品中在粗犷中带有一丝女性特有的细腻,风格别具一格。在阜阳,传承三代的“程氏剪纸”代表着当地剪纸界的最高水平。

  “剪纸重在心,心里有想法,手上就能见模样。”在程娟娟看来,程氏剪纸最精妙的部分便是一气呵成,从不画样,只用一把剪刀,几根针,把纸折叠,便可剪出生动精美的图案。而她创作的灵感也来源与民间传统神话和民间习俗,通过生活形象的刻画,描绘最接地气的百姓生活。这些年,程娟娟创作的剪纸作品多次荣获国际剪纸艺术节、中国国际剪纸艺术节等国内外各类剪纸比赛和民间工艺美术博览会大奖,并被中国美术馆、德国汉诺威市博物馆、南京孔雀园等多家馆院收藏。

  在录制现场,程娟娟向大家展示了她精心创作的剪纸作品《清明上河图》。这幅图长8米、宽0.5米,原作全部由白纸精心剪裁而成,再用彩色的颜料浸染上色,使画卷中的人物花草、房屋建筑、桥梁流水艳丽精致,呼之欲出……“这幅作品我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要将剪纸更好地传承下去,必须要有创新。” 现在,程娟娟除了每天勤学苦练外,还多次为南开大学等院校讲课,并和父亲一起开创剪纸非遗传习基地,免费为孩子们教授剪纸技艺。

1_副本.jpg

“程氏剪纸”传承人程娟娟准备剪纸

2_副本.jpg

一把剪刀剪出传奇

3_副本.jpg

  程娟娟给围观的百姓展示剪纸 

  “南派”木版年画:方寸之地演绎年俗传奇

  年画,是多少中国人儿时过年贴在墙上的彩色记忆。当空空的白墙上贴上五彩缤纷的年画,年味便在这绚丽的色彩中渲染开来。在湖北老河口市,“南派”木版年画唯一传人陈义文,用一把刻刀,传承着祖祖辈辈从事的民间木版年画艺术。他曾先后参加1986年“湖北省民间艺术展览”和1987年“首届中国艺术节”,有多幅作品走出国门到东南亚各国展出。受其影响,2011年5月,老河口木版年画被正式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86岁高龄的陈义文,从事木版雕刻已有70个年头。因为这份执着,他的子孙也坚守着“木板年画”这方寸之地。应春晚组委会之邀,陈义文的孙子陈洪斌——“南派”木版年画第五代传人,来到武汉汉口里,现场展示“木板年画”的制作要义。

  陈洪斌介绍说:“老河口木版年画与其他木版年画像绵竹木版年画最大不同在于他们颜色是笔点染上去的,而我们却是印上去的。一般像做一幅年画,一套出来,从初稿到雕刻再到印刷成,大概要两个月。老河口木版年画跟北方杨柳青年画的区别主要在于,杨柳青年画只做线条版,剩下的工序都是手工绘上去的,看上去比较像画国画的那种感觉。但是我们这种年画是每一种颜色都要刻一块板,全部是套色印刷出来的,就不用手专门去上颜色,全部用木板套版印刷,印出来的画。”

  谈及如今机器印刷逐渐代替了木版年画的看法,陈洪斌说:“时代的发展,多重多样的技术手段面世,说明了社会的进步。但是并不会冲击传统木版年画的传承。这两者并不违和。”目前,老河口的一些学校专门开设了木版年画兴趣班,让孩子们能感受木版年画的魅力,当地政府为老河口木版年画的传承做着积极的贡献。政府多次强调一定要保护传承基地,培养好传承人,将传承保护与时代发展有机结合,从而使老河口木版年画这一国家级文化瑰宝能够持续地发扬光大。

4_副本.jpg

“南派”木版年画唯一传人陈义文之孙陈洪斌现场雕刻木版年画

5_副本.jpg

2011年5月,老河口木版年画被正式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_副本.jpg

陈洪斌希望更多人能了解木版年画

  天门糖塑:以糖塑形质朴中彰显大雅之美

  吹、拉、搓、扯、捏、压、剪——这是湖北天门糖塑的“七字诀”。起源唐代兴于明代,2008年,天门糖塑入选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祖辈起,肖家便是正宗的糖塑传人,47岁的肖木平是目前这一技艺最年轻的传承人。

  十指翻飞,糖塑担子后面肖木平经过“捏”、“吹”、“拉”、“塑”等动作后,将麦芽糖变成了栩栩如生的猪八戒。他自小看父亲吹糖人,小小的麦芽糖在父亲手里变成孙悟空、十二生肖等卡通形象,惟妙惟肖。吹糖人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实则不然。刚开始学艺时,最让肖木平头疼的就是制作小狗,“小狗的头和尾巴最难捏,但是大家都要我做小狗,把我急的满头大汗。”回忆起当时的囧事,肖木平笑着说道。

  最让肖木平骄傲的糖塑作品是龙凤烛。制作龙凤烛工艺复杂,前后需要两个多小时。用一根细木棍粘上麦芽糖,两手拉扯几下,捏成一个小气袋,再拉出一根气管,“吹”鼓起来做蜡烛,绕上一条龙在烛身上,头顶再做一只凤凰翱翔。“在天门糖塑手艺人里,目前只有我能做龙凤烛。”谈及此,肖木平自豪不已。

  “现在的糖塑艺人越来越少了”,肖木平一边捏糖人一边说道。尽管入选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学习这门技艺的人却仍然寥寥无几。“算上正在学艺的学生,一共也就十四、五个人,太少了。”肖木平摇摇头叹息道。他的儿子今年正在读高三,等高考过后儿子也将利用暑假跟着父亲一起学艺,把糖塑代代传下去。

7_副本.jpg

“天门糖塑”传承人肖木平现场制作糖塑

8_副本.jpg

小朋友围观糖塑制作

9_副本.jpg

肖木平希望通过全国社区网络春晚平台让更多人了解“天门糖塑”

  青岛面塑:承载喜乐时光的指尖艺术

  在山东青岛,每逢喜事和节日,妇女们就围坐一圈,一个个面团经过她们的巧手,就能变身为憨态可掬的老虎、灵气十足的金鱼、色彩艳丽的鸳鸯……而在青岛,就有一位远近闻名“面塑大师”,她就是刘淑秀。

  面塑在青岛民间俗称花馒头、巧饽饽等,是不少山东家庭世代相传的手工艺面制品。青岛本地作物以小麦为主,面食是当地主食,过去家家户户的妇女都会捏面塑。刘淑秀的手艺就是跟着姥姥和母亲学来的,刘淑秀回忆,她小时候村中许多妇女都会捏面塑,姥姥更是其中的面塑能手。逢年过节,或者有喜事,就会有村民来邀请姥姥和母亲捏面塑。男婴过百岁,要送老虎面塑,寓意身体健康,虎虎生气;女婴过百岁则送面燕,希望女婴长大后像小燕子一样灵巧可爱;另外孩子生日、老人寿辰皆要蒸制些寓意吉祥、栩栩如生的面塑食品。

  如今,刘淑秀的手艺在算得上是佼佼者,在她的手里,糯米面加上简单的工具,就能塑造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

  “面塑看起来简单,但其实是个精细活儿”刘淑秀说,要做出好的面塑作品,不仅要用细箩筛出精粉,手工揉面揉到软硬适度,再用简单的工具配合不同的捏塑技法,如用木梳齿的自然纹理压花叶的筋脉或者动物的耳抓;用凹进去的笔管压出鱼或鸟的眼睛;用牙刷柄制成工具来折压捏塑时所需的变形……“做面塑就和做人一样,哪一步都不能马虎。”刘淑秀笑着说,“面塑如今也慢慢走出青岛,走进更广阔的世界,在她看来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传统技法如何开拓创新,她都会坚持把面塑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10_副本.jpg

“面塑大师”刘淑秀现场制作面塑

11_副本.jpg

捏出的面塑栩栩如生

12_副本.jpg

面塑手艺吸引了很多百姓围观

  山西孝义皮影戏:琴声光影里跳动的精灵

  晚上6点,汉口里大舞台人头攒动,侯建川带着两位徒弟正在这里展示山西孝义皮影戏。借着麻油灯,孙悟空脚踩七彩祥云的身影映在白色幕布上,引得台下观众拍手称赞。

  侯建川是山西孝义皮影戏第八代传人,自小看皮影戏长大,皮影之于侯建川有种特殊的吸引。1992年,侯建川找到皮影戏班社“二义园”的第七代传人武海棠,跟着老人学习皮影。“学习皮影戏最难的就是要用动作诠释出台词,只有表演者和表演的人物心灵相通,才能把人物演活”,侯建川举例说,表演孙悟空时,孙猴子活泼好动,手上动作就要灵活快速,配上皮影戏特有的碗碗腔,才更能引人入胜。

  侯建川表演用的孙悟空和七彩祥云皮影是师傅武海棠给他的老物件,已经有三四十年的历史。回想起第一次见到武海棠时,他的老家当都安静地躺在破旧的土窑里,这让侯建川感到非常心痛,他也暗暗发誓,要振兴家乡的皮影戏。2006年,山西孝义皮影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侯建川开办培训班,陆陆续续有30多位学生前来学皮影,他还把皮影戏作为传家宝教给了儿子,父子俩经常去各地展示孝义皮影。“现在大家更重视皮影戏了,学生也多了,振兴皮影戏有望了!”侯建川说道。

  山西孝义皮影戏已经有2400多年的历史,如何让皮影戏更广为流传是侯建川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最为基础的是要把传统元素掌握好,再用现代的模式包装。”侯建川说,过去的皮影重在演绎的内容,现在要注重皮影戏的形式,自己也在不断创新,改变传统的表演形式,让皮影能更为年轻人所喜爱。(武汉文明网 方凡 黄金露 邢亚男 卢娟)

13_副本.jpg

前台的欢乐都是后台的两个“耍戏”人带来的

 14_副本.jpg

侯建川是山西孝义皮影戏第八代传人

责任编辑:崔凤霞
标签:匠心,非遗,2017全国社区网络春晚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