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区问答

社区金融如何再聚线下流量?

来源:一财网 发布时间:2017-04-12 11:55:19

   “中国清算协会披露过一组2015年的数据,全中国的收单机构中,第一名是银联商务,共约有3000万台pos机,排名第二的是工商银行,而阿里巴巴还排不进前十名。但是,当年阿里巴巴的收单量占据整个中国收单交易额的13%。”银联数据服务有限公司副总裁王立威表示,中国的银行业利润增速下滑,一方面受到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银行零售业务的增速正在减退,换句话说,在当前,网点并不代表流量。

 
  在王立威看来,社区已经成为流量的下一个入口。社区金融,在注重场景化的金融市场下,已经被多次提及。2006年,北京银行“天通苑”地区首家社区银行正式试点,而直到7年后的2013年,银监会才正式下发涉关社区金融的政策指导意见,即《关于中小商业银行设立社区支行、小微支行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277号文》)。
 
  社区金融作为普惠金融的一种类别,在构建多层次金融体系中成为离百姓最近的一环,社区金融的主体曾经一直被认为是银行业,但现在,物业公司、地产集团、互联网企业正在加入这一大军。但受到目前社区金融服务方式的制约,经过线下理财波折的一年,社区金融如何定位,如何能够度过社区业主的“信任关”仍有待检验。
 
  中国缺银行吗?
 
  在过去的两年,作为银行业与互联网金融搭边界的中间地带——互联网银行平地而起,标志之一就是大量的民营银行牌照流入市场,在首批5家民营银行的带领下,一大批民营银行队伍正式组建。
 
  这批民营银行处于受实名账户影响而吸储能力尚缺乏的阶段,经营模式更多集中于两种,一种是偏向于吸收机构资金,从而向特殊小微主体放贷;另一种则是基于地缘特色,偏向于扶持多类创业企业的股权融资。
 
  “民营银行纷纷涌现,中国是不是缺银行?中国金融体系需要什么?”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中国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而这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中国金融制度安排的缺失,导致金融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配置。被看做人体血脉的金融,大动脉流通顺畅,但是毛细血管不发达。
 
  社区金融作为毛细血管之一,更多要在原有的金融制度和金融产品上做增量而不是做存量。
 
  中民普惠金融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庄诺对第一财经记者透露了一组数据,2016年中国家庭财富的总值大概在160万亿元,其中53%是不动产,47%为金融资产。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中约有8万个成熟的小区,聚集了7200万人口,成为中国最富有人口的聚集地。
 
  面对这样的群体特性,社区作为物理集中区域,如何有效利用社区打通居民与金融的最后一公里,早在2013年就掀起了银行社区支行、小微支行的建设高潮。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3月,中国已总计成立社区支行6580家,小微支行1292家。
 
  高速扩张的背后是政策的推动,2013年底,银监会下发“277号文”,首次明确监管方向,指出社区支行、小微支行设立应履行相关行政审批程序,实行持牌经营。同时明确,社区支行、小微支行应按许可的经营范围展业,不得将业务外包。
 
  半年后,2014年6月,银监会发布《关于推进简政放权改进市场准入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根据该文件,社区支行在审批方面因此享受三方面的“特别待遇”:第一,银行可根据需求,一次性提出多家社区支行的设立申请,即“批量申请”;第二,高管人员改为报告制,不再做任职资格审查;第三,不再区分筹建和开业两个阶段,无形中提升了开业速度。
 
  但是这样的扩张力度到2016年出现了转折点。2015年前布局社区支行热情最高的平安银行、民生银行在大举扩张建设社区支行的热潮过后,不得不开始考虑业务模式与扩张成本之间的关系。
 
  新主体入场
 
  除银行主体外,在多层次金融市场服务体系中,一些大型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及大型地产集团、物业公司开始频频涉足社区金融。
 
  对于互联网金融公司来说,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渠道和数据进行金融创新进而降低金融服务成本。以汇付天下旗下的财富管理平台外滩云财富为例,据公开数据,截至2017年3月,平台整体交易量超500亿元,注册用户数量超过200万。汇付天下高级副总裁张林超指出,外滩云财富全年交易量有七成是在移动端完成。
 
  “地产集团、物业公司的优势在于拥有物业平台入口,可以有效获取社区客户包括居住水平、用户持有的房产数量、物业管理费缴纳情况等信用信息。”庄诺说。
 
  上海锐翔上房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圣哲为第一财经记者举了一个例子,该物业公司于2015年9月在浦东新区的一个社区中开设了一个面积不到15平方米的金融微店,员工共有2-3人,截至2016年底,该微店共销售理财产品4.2亿元,“后期了解到,通过社区金融实现的净利润大约相当于物业服务企业在该项目中收益的10倍。”张圣哲说。
 
  “目前中民普惠管理的物业面积约有4.2亿平方米,共1700多个小区,近300万家庭,1500万人口,1500亿平方米的存量房产。”庄诺进一步指出,小区是解决网点到消费者的最后一公里,社区金融的关键是场景化,未来将在这些社区资源基础上开展房抵贷、养老贷、离婚贷、艺术贷等多种金融产品。
 
  然而,被寄予厚望的社区金融究竟能获得怎样的发展尚不得而知,在过去银行支行、小微支行高速扩张中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无法回避。一方面,银行选址建设社区银行时偏重中高端社区,但中高端社区的居民投资理财渠道相对稳定,社区银行缺乏吸引力;另一方面,尽管监管机构在牌照管理方面已经简政放权,但是牌照发放速度依旧缓慢,限制了各大银行布局社区支行的推进速度。
 
  除此,相比银行制的社区银行,由多种主体主导的社区金融,应该建立更为完整的金融生态体系而非仅仅销售理财产品,提供相对具体的金融服务、打造社区金融信用信息支持系统、变为个人服务至为家庭服务等均亟待打造。而迅速修补被线下理财打破的信任网更是社区金融的首要任务。
 
  对于未来应该如何发展社区金融,连平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发展路径,首先要有法律框架,在法律框架下勾勒社区金融发展的画像;第二,财政适度参与,例如,运用地方财政建立相关基金或建立风险有偿基金。连平强调,此处的财政并非提供资本,而是通过占比,如仅为0.5%或1%的股本参与其中,主要提供信用支持;第三,货币当局应该为社区金融类小金融机构提供支持,例如提供再贷款、低利率资金等优惠措施。

责任编辑:王婵
标签:社区金融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