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要闻

【策划】兼顾安全与便利:电瓶车,我们该如何爱你?

来源:中国社区网 发布时间:2017-04-12 16:34:18

  “电瓶车方便,灵活,不怕堵车,也不用找车位,不用付停车费。”纪先生说。“深圳好多地方地铁公交都不通,还是电瓶车方便。”家住深圳龙华新区的陈先生说。公交不便、开车怕堵,电瓶车现已成为快捷便利的代名词,也是很多群众解决“交通最后一公里”的首选。

  然而,电瓶车也面临着加剧道路拥堵、影响交通安全的指控。爱也是它,恨也是它,这种优劣并存的新型交通工具,给我们带来什么苦恼?如何加以管理,才能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安全与便利是否可以两全?请看中国社区网综合整理。
  事故频发 隐患一直都在
引发火灾.jpg
  16年4月2日,南宁市江南区淡村一居民楼,因电动车充电时电瓶故障引发火灾,造成楼上住户廖某夫妇等3人不幸身亡。家属索赔130余万,电动车车主和涉事电动车生产商相互推诿,都说自己没错。
电动车载人闯红灯 一死一伤.jpg
  3月30日,一辆载人电动车因骑车人无视交规闯红灯,与一辆白色轿车发生碰撞。随后,被撞飞的电动车骑车人、乘车人又与一辆红色轿车发生二次碰撞。事故造成骑车人、乘车人一人重伤、一人死亡。
电动车  大货车.jpg
  4月10日,在邕宾立交桥发生大货车和电动车相撞事故,电动车被卷入大货车底,造成一死一伤,伤者已送往医院救治。
  这些都是血的教训,由电瓶车使用不当对民众生命与财产安全造成的损失难以估计。上海消防部门表示,仅去一年,因电动车就发生火灾92起,造成5人死亡,占全年亡人数11。4%。2017年,郑州市截至目前已发生电动车火灾101起,其中楼道口外90起、楼道内6起、室内2起、车棚2起、路边1起。深圳市近6年致人死亡的交通事故中,涉及电动自行车的事故占37。64%。
  如何爱下去 电瓶车整治行动正在进行
  各地相继开展电瓶车整治行动,支持或反对态度各异。
zhengzhi.jpg
  如皋:检查充电企业及小区 提出整改要求
  如皋消防对于电动车集中充电停放点开展验收检查行动。消防监督员对各充电企业、小区等整体情况进行查看,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有效整改措施。针对电动车集中充电停放点建设,消防监督员要求:一是充分发挥停放点作用,鼓励员工、小区业主将电动车统一放置,加强统一管理,遏制电动车火灾事故发生;二是严格落实防范措施,加强人员值班巡查,将危险降至最低;三是加强人员培训,围绕电动车火灾、电气线路火灾等类型火灾事故,开展针对性内容培训,确保巡查、值班人员消防技能熟练掌握。
  郑州:新小区建设专用充电设施 老小区加快充电设施改造
  郑州市消防支队召开专门会议,派出15名干部与各区消防大队混编成13组对郑州市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问题进行集中夜查,对部分隐患及违规停放和充电问题进行了现场整改。市消防部门要求持续加大对电动车乱停乱放、违规充电、堵占疏散通道等隐患的查处力度,规范电动车管理,督促新建小区同步建设电动车充电设施、老旧小区加快充电设施改造,同时要加强针对性消防宣传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市民的消防安全意识。
  重庆:推广电瓶车集中充电 创建"消防安全社区"
  北培区在北温泉街道开始进行改造车棚,加装消防喷淋,推广电瓶车集中充电,创建"消防安全社区"。目前,辖区的新城国际小区已经安装完毕并投入使用。这种集中充电的设备有一个主机,可分出多个插座,投入硬币或刷卡,即可充电。一旦漏电或者短路,设备会自动切断电源,避免发生电路短路引发火灾。而且,电动车车库(车棚)内还设置有简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急照明和视频监控系统,进一步提高了车库内消防安全等级。
  上海:从源头整治电瓶车 对各大门店集中检查
  3月1日起,上海市"非标电动自行车"将被禁止上路,仍在销售"非标电动车"的经销商则将面临最低5000最高可达50000元的罚款。上海当地公安、市场监督部门已经组织多次针对电动车销售店的集中检查活动,屡有经销商被罚的消息传出。
  广东:出台"禁电"政策 对电瓶车说NO
  广东"禁电",出台对电动自行车不予登记、不准上路行驶的有关规定,全面禁止电动自行车上牌、上路行驶。东莞市"治摩办"提醒广大市民,东莞在出台不准予电动自行车登记上路行驶的规定后,公安交警部门对驾驶电动自行车上路行驶将严格依法处罚。
  济南:消费者和经销商列入整治范围 电瓶车销量骤减
  济南从3月9日开始了针对低速电动车和电三轮的整治,消费者和经销商都在此次整治范围中。作为全国最大的低速车销售市场,经销商只能集体关门。当地经销商已经联名向政府请愿求放过,但目前还未收到答复!
tooopen_sy_118281872754.jpg
  编后:
  整治政策各有不同,但初衷只有一个,就是希望为民众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电瓶车的整治范围很广,涉及到消防部门、交警部门、社区、经销商、个人等几个方面,最重要的还是需要使用者规范自己的行为,在考虑到出行便利的同时不要忘记加强防范意识。事故的发生是偶然,也是使用者掉以轻心的必然结果。从自身做起,为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负责。(中国社区网综合整理 王晓雅)

责任编辑:史雅琴
标签:安全隐患,便利,整治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