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城市设计也是文化与艺术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7-05-02 09:27:11
  13世纪,当马可·波罗千里迢迢来到元大都时,情不自禁地感叹:“全城地面规划有如棋盘。其美善之极,未可宣言。”让马可·波罗惊叹的,是规划之妥帖、宫室之壮丽、街道之齐整,更是城市设计中凝聚着的东方风韵与艺术匠心。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有一句脍炙人口的诗:“人,诗意地栖居。”今天,城市成了人类居住的主要载体,它不仅满足人的生存需要,还要满足精神需求与文化享受。城市,应当既安顿生活,也孕育文化。
  最近几十年,中国发生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快速城镇化进程,城市经历了迅猛的膨胀过程。在这个突飞猛进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出现了诸如“千城一面”“奇葩建筑”“城市病”等问题。前不久,住建部发布《城市设计管理办法》,指出城市设计需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通过城市设计,从整体平面和立体空间上统筹城市建筑布局、协调城市景观风貌,体现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城市设计管理办法》的出台也是一个契机,在中国城镇化率历史性地达到57%之后,重新审视城市基础功能,深刻思索城市的文化内涵。
  我们惊叹于威尼斯舟船往来的水上风貌,赣州古城地下排水设施“福寿沟”的巧夺天工。这些集聚功能性与艺术性,并能够绵延千载的城市风貌,究竟是如何实现的?其实并不复杂,只是在城市的规划思路中,深深地镌刻了“人”的考量:如何让人的生活得到最大便利,如何照顾人的物质情感需求。只有将“以人为本”的理念高高置于规划思路的核心位置,既指向柴米油盐的丰沛,也承载弦歌礼乐的厚重,城市才会呈现出既快节奏又带温度的面貌。
  有一组数据值得反思,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14年发布的《建筑拆除管理政策研究》报告指出,“十一五”期间,中国共有46亿平方米建筑被拆除,其中20亿平方米建筑在拆除时寿命小于40年。短命建筑与醒目惊人的奇葩建筑,其实是硬币的两面,都是缺乏科学规划与历史感的产物,都是种种非常规因素驱动下的短视行为。这不仅是资源的浪费,对于本该留住乡愁的城市来说,恍然之间却是沧海桑田之变,摧毁了绵延已久的文脉,给城市精神带来创伤。
  今天我们要补上这一常识:城市设计是技术,更是文化与艺术。既要能短平快地提供基本服务,也要能慢条斯理地带来情感抚慰;既是有形的物质改变,也得营造不可见的文化氛围。这对于不少城市来说,是新的课题;但对于为市民提供更加有温度、有尊严的生活来说,又是必须做好的课题。

责任编辑:王婵
标签:城市设计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