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要闻

上海甘泉街道:“社区红人”志愿者为居民服务12载

来源:解放日报 发布时间:2017-05-16 09:15:34
9576_15400.jpg
  钟表师傅孔玲发正为居民修表。董慧玲 摄
  磨剪刀、磨菜刀、修钟表、修阳伞……老上海熟悉的这些小修小补,如今很难见到,但家家户户都有这些琐碎的需求。
  甘泉地区有一支社区党建服务中心志愿者服务队。从2005年起,最初由4名残疾人组成,他们开着残疾车游走在各个小区;十多年来,这支队伍的志愿者扩展到10人,坚持为居民提供修钟表、修家电、修伞、磨刀、理发、法律咨询等免费服务。他们凭着一手好活计和炽热的心,成为“社区红人”。
  用修钟表特长回报社会
  在甘泉街道“月月行”为民服务活动中,年过七旬的孔玲发从不缺席,许多居民都是冲着他来的。坐在钟表修理台前,他熟练摆弄细如发丝的机件,专注得如同正在创作的艺术家。
  老孔从小喜欢研究钟表,曾拆掉父亲两块手表细细研究,花了两年时间把它们重新装起来,后来还专门买表,拆了装、装了拆反复琢磨,单位对面的钟表店他一待就是一整天,这门技术活就是这样练成的。
  修钟表费时费力,他却不收一分钱。老孔说,印象最深的是上中学时候,因为自己腿脚不好,有两位同学每天背着他从曹家渡走到学校,为的是不让拐杖磨破他的双臂。工作时,他每天乘坐13路公交车,司机也为他开设“特殊临站”,在最近的地方放他下车,这样的恩情他铭记在心,决心用自己的特长回报社会。
  这40多年里,请他修表的人越来越多,修的表也越来越旧,居民们送来的都是些有年头的西马、英纳格。曾经有一位老人专程从浦东赶来,带着一块当年澳门回归时的见证表,老人把珍爱的表交给他修,还讲了这块表的故事。老孔把这看作是种信任。他觉得,自己修好的不止是钟表,更是在帮别人回忆一段弥足珍贵的人生往事。
  小伙修家电不收服务费
  服务队里有一名维修家电的苏北小伙子苗加新。2005年,他在甘泉街道黄陵路租下一个8平方米的门面做维修生意。开店之初他就规定免收上门服务费,一般不更换零件的都免费维修。
  凭着过硬的技术和合理的收费,苗加新渐渐赢得了好口碑。一个大热天,一位盲人老伯在他人的搀扶下找到苗加新,请他上门修空调。原来老伯住得挺远,是慕名前来的,苗加新二话不说,拿上工具箱来到老人家中修好了空调,且分文未收,老人感激不已。
  后来通过居委会牵线搭桥,苗加新加入这个志愿者服务队,定期为居民提供服务。他的名气越来越大,每天接到的订单越来越多,最忙时一天可以接30多单业务。一些别家不愿维修的老旧电器,居民送来,他也照单全收,尽力修好。现在,除了维修,有些老人在买家电时,会提前打电话询问苗加新,有些老人甚至直接委托他负责采购。
  无论寒暑如约为民服务
  最早一批志愿者中,还有磨刀师傅陈扣林和修伞师傅程恒荣。
  每次街道组织活动,陈师傅要磨30多把刀,活动结束都收不了摊,实在磨不完,他就带回家磨,请居民到家里来取。
  程恒荣师傅手有残疾,手拆零件、打洞,每修一把伞都相当不易。他不但修伞用心,还会教居民一些简单的小修技巧。
  退休人员杨钟培、吴国金、马金贤、余人莉也都是小区公益活动积极分子。他们主动加入志愿者服务队,义务为居民理发。对前来理发的老人,他们细心服务,分文不收。有高龄老人因腿脚不便或瘫痪在床,无法到理发店理发,他们也会上门服务。
  新加入的志愿者中,还有庞亦翡、龚玲这两名青年党员,两位平时工作很忙,但总是合理安排时间参加服务活动,利用自己所学专业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
  甘泉社区党建服务中心志愿者服务队的队员们每月一次放弃一个上午的休息时间,无论寒暑都会如约出现在居民身边。他们从来没有半点怨言,因为他们觉得,这些都是与居民的约定。(记者 栾吟之)

责任编辑:王婵
标签:社区,居民,红人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