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要闻

【策划】为什么上当受骗的总是老人?

来源:中国社区网 发布时间:2017-06-07 16:48:11

  小时候,父母教导我们“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长大后,年迈的父母轻易就相信了他人的“甜言蜜语”。有时候,他们宁可相信喊“叔叔、阿姨”的推销员,也不愿听从亲生子女的劝告,甚至执拗地用一辈子省吃俭用的积蓄买一堆没什么用处的废品。

  许多在年轻人看来甚为荒诞的事情,他们却信以为真,最终导致上当受骗。那么,为什么上当受骗的总是老人?他们为什么会被骗?怎样防止老人被骗?

7.jpg

  (图片来源:网络)

  案例:

  轻信补贴误入保健品陷阱

  2015年8月初,家住嘉兴市南湖区的黄大伯收到一本从北京寄来的名为《牵手名老中医,小方治大病》的书,书中还有一张储值卡。过了几日,黄大伯接到一位自称是国家健康管理中心的“王医生”的电话。对方称,购买他们的保健品,可享受国家财政补贴,但是需要交纳保证金等费用。黄大伯信以为真,为了享受75000元的补贴,先后交付了20余万元“保证金”,但却迟迟不见补贴返还,最终被骗。

  免费体检特效药

  76岁的陈大爷,根据街头散发的宣传资料,去某宾馆参加了一个关于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方面的“免费体检”。经“专家”诊断需服特效药,便推荐了一种价格昴贵的降血脂的药,声称此药专供国家领导人。陈大爷遂花大价钱购买了该药,但服用之后并没有感觉到任何疗效,这时才知道上当了。

1.jpg

 (图片来源:网络)

  为什么被骗的总是老人?

  原因1 年纪越大就越倾向于相信别人

  随着年纪增大,老年人的知识、信息结构明显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对社会中很多复杂的现象知之不多,知觉反应迟钝,轻信花言巧语。加之与社会接触较少,分析判断能力减弱,对花样日益翻新的骗术不易识别,易被歪门邪说所迷惑,便往往成为犯罪分子诈骗的目标。

  原因2 物质、健康需求增大

  部分老年人退休或下岗后经济状况不够稳定,常期望能有机会意外致富,因此容易上假广告和推销商的当,损失钱财。另外,随着身体各项机能逐渐衰退,病痛增多,他们对晚年生活的不确定感以及对死亡的恐惧感会增强,这个时候,他们会特别迷信各种 “神奇”的疗法,以求“不得病”。一些江湖骗子就利用部分老年人的心理,打着祛病强身、偏方有奇效等幌子进行欺骗。

3.jpg

  (图片来源:网络)

  原因3 与亲人缺乏沟通、联系

  人到晚年,就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怀。一旦跟家人、亲戚的亲密联系不足,面对陌生人递过来的“关爱”橄榄枝,老年人很难去设防,受欺骗显得很容易了。在很多的保健产品诈骗中,骗子对老人关怀备至,嘘寒问暖。另外,诈骗者通过电话等手段谎称自己是老人的儿孙,并且用自己遇到急事为由头要一大笔钱。看似简单的手段,却因为被骗者独居、与儿孙联系少,一时情急,屡屡得手。

  原因4 诈骗的形式越来越专业化

  对老人进行诈骗的形式一直在变化,在物价、医疗上涨等背景下,老年人的安全感降低,很容易陷入到许以重利等融资投资中去。老年人是投资理财风险防范最弱的群体,投资理财知识缺乏,获取市场行情信息的渠道窄,再加之耳根软,爱贪便宜。一些不法分子就利用老年人这些特点,设下投资理财陷阱,引诱老年人上当受骗。

  对策:咋防止老人被骗?

  子女:应像销售人员那样关心父母

  沈阳铁西区居民张先生表示:“陪伴老人也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我们每个做子女的,都能像保健品公司的销售员那样,老人就不会轻易去买保健品了。”

9.jpg

  (图片来源:网络)

  医生:老人应该用知识武装自己

  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会长殷大奎说,作为消费保健品的普通人,平时应多学一些常见疾病的防治知识,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少上当受骗。

  律师:应出台管理办法加强监管

  辽宁三择律师事务所于元正律师说,目前保健品行业乱象丛生,“衣食父母”频遭欺诈、忽悠。法律缺失导致监管困难,国家应完善对违法者的处罚细则。

  专家:预防老人被骗需多方联动

  心理专家周永梅认为,预防老人被骗需要多方联动,家人的作用或许更为重要。关爱老人,经常和老人进行交流是最重要的防骗手段。

8.jpg

  (图片来源:网络)

  结语:

  中国即将迎来老龄化社会,而政府的医疗保障仍有待完善,子女的情感陪护还无法到位,这些加重了老年人的担忧,也给那些主打“情感牌”的骗子提供了一些机会。但是“老龄化的中国”不该成为“骗子的天堂”,防骗再难,也该全社会一起努力了。(中国社区网 万婉 综合整理)

 

责任编辑:崔凤霞
标签:策划,上当,受骗,老人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