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区观点

智慧社区居民的一天

来源:证券时报 发布时间:2017-06-12 08:51:57
  传统小区成为智慧小区,恐怕还得归功于互联网+。
  周末的早晨六点,手机闹铃准时将我叫醒,洗漱完毕,一边喝着一杯网购来的牛奶,一边浏览公众号的信息和朋友的网络聊天留言,在聊天群里冒个泡,宣示一下我的存在。点一下屏幕,给朋友手机里的树浇了浇水,他的树长得越来越茂盛了。另一个英语口语学习群里,老师布置的阅读资料已经发布,今天要读的是:Would you like to eat hot pot tonight?It’s on me .我用语音读了一遍,放在群里,学习任务宣告完成。
  之后,我走到小区的门口,扫码一辆共享单车,几秒之后,“啪”的一声锁自动打开,我就骑着车赶到附近的公园里,走上大半个钟。这个运动数据,通过手机记录下来,成为很多运动软件可以共享的资料,成为大数据的一部分。
  公园锻炼回来的路上,我的手机上又收到了图书馆发来的信息:您前天预约借阅的图书已经放置在小区自助图书馆,请及时领取。我赶过去,将借书卡在感应器旁刷一下,一段美妙的音乐声播放完毕后,最近颇为畅销的一本《人类简史》从出入口缓缓吐出,被我收入囊中。而预借手续呢,也很便利,只需要在图书馆的手机APP上用手指点几下屏幕。
  回到家,摊开《人类简史》,一边看书,一边打开手机上的音乐,蓝牙音响在书桌上发出完美的混响,是绝佳的读书佐餐。不知不觉,就到了午餐时间,点开手机屏幕,找一个点餐APP,挑一份心仪的美食,网络付款。还不到半个小时,门铃响了,送餐小哥将土豆丝配米饭、五指毛桃汤另加青菜一份塞在我的手里,一溜烟儿奔向电梯,他们的时间精确到了以秒来计算。
  吃完饭,将环保餐盒打包好,拎到楼下的垃圾箱。小区去年开始垃圾分类,我看准“厨余垃圾”那个投了进去。此时,手机短信又“嘀”了一声,打开一看,老爸老妈从山西寄的酸枣已经到了小区电子派送柜,用手机扫一下,对应的柜子门“嘭”一声打开,取出,关上,这一次,我连快递小哥的面都不用见,就拿到了快递。新人笑,不见旧人哭,小区刚建成时大堂配套的信件箱,虽然还是瓦光锃亮,但其武功尽废,几乎成为一个摆设。2015年以来,我已经没有订过纸媒了,电费单、水费单全面电子化以后,信件箱已沦落为各类小广告的容身之地。
  晚上的事情,是一周前已经在同学聊天群里约好的,张同学乔迁新居,设家宴款待大家。我叫了一辆网约车,也不急着出发,在家里,看着车在手机上移动的位置。经常叫车,我已经有了经验,果不其然,当我走到小区门口的时候,网约车刚好赶到。在路上,我打开手机,看今天的运动数据达到了一万步,就点了一下屏幕,捐给了某慈善活动。
  回来的时候,正好看到那家大型连锁超市的社区店,刚刚开业不久,还在优惠期内,里面不止是售卖商品,最里面的位置还开辟出一块微型咖啡区。我要了一杯速溶咖啡,忙乎了一天,就想静静地坐在这里休息一下。理论上,我可以在这里无休止地坐下去,因为,这是一家24小时不打烊的店铺。我脑子在神游的时候,手机响了,不是电话,而是老爸老妈要和我视频聊天:爸,妈,您们寄的酸枣我收到了,很酸,很甜……
  这就是2017年6月我在宝安某小区生活的高度浓缩,如假包换,而这些日新月异的变化,只用了不到十年时间,潜移默化,传统小区就成为智慧小区,这其中的核心,恐怕还得归之于互联网+。想起2006年我入住的时候,还是手机只能打电话的时代,若说小区勉强和智能挂点边的,就是小区门口的电子门禁,楼下大堂有闭路可视对讲。从家庭来讲,电视还是模拟信号,上网还是用拨号的“猫”。(晋东南)
  (作者系深圳文化观察人士)
  原标题:智慧社区居民的一天

责任编辑:王婵
标签:智慧社区,居民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