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区党建1

五华:以区域化“大党建” 激发城市“新活力”

来源:昆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7-06-26 09:09:54
1261498414634576_副本.jpg
驻村单位同心协力共创文明城市
63721498414634529_副本.jpg
五华区基层党组织开展群防群治宣传活动。 五华区委组织部供图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做好城市工作,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城市工作格局。近年来,五华区积极探索城市党建新路子,通过深化“1+N+1”区域化党建,开展社区“网格化管理、结对式服务”,实施非公企业“兼合式”党组织建设,探索“四社”联动社会治理模式等,推动传统领域与新兴领域党建融合发展,在环境整治、文明创建、平安建设等工作中,进一步释放城市基层党组织的活力。
  区域联建制度化
  畅通街道社区与驻区单位连结纽带
  随着城市的发展,传统的社区党建已难以适应社会形态的变化发展,街道社区与驻区单位能否实现互联互动、共建互补,是影响城市基层党建的瓶颈问题。为破解这些问题,五华区牢固树立城市大党建理念,打破基层党建封闭的运行模式,突破“条条框框”限制,以“区域不变”来应对“单位万变”。在纵向上抓联动,健全区、街道、社区、网格、楼院(街区)五级联动体系、制度体系和责任体系,使城市党建工作一贯到底、上下链条紧密衔接。在横向上抓统筹,突破行政级别和行业地域限制,系统谋划、统筹推进街道社区、驻区单位、新兴领域的党建工作,组建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以工作统筹促进资源整合,建立起了党组织的连结纽带,实现驻区单位党建与街道社区党建有效联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为进一步推动资源共享、共驻共建,五华区各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互派党建联络员,街道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党组织经常通报情况,共同研究和推进工作,逐步构建起“区域统筹、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党建工作机制。同时,建立社区党建共建联席会议制度,与驻区单位签定《党建共建协议》,引导公共户单位发挥自身优势、挖掘内部资源,把基础设施向社区和全体居民开放,实现资源共享,增强辖区资源的社会化服务化功能。通过结对共建、活动共联、人才共育,建立了组织连结纽带,破除了各自为政的障碍,进一步推动了工作融合,助力街道社区党组织在区域治理中的核心领导作用发挥。
  目前,五华区共建立3个街道“大工委”、26个社区“大党委”,吸收了298家驻区单位负责人作为“兼职委员”。通过定期召开联合党(工)委会、党建联席会,共同讨论、决定辖区建设与管理、发展与改革、社区居民自治、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的重大问题,有力推动了各领域基层党组织融入街道社区,实现资源平台共建共享、日常活动共同开展。如华山街道联合辖区省政府办公厅、省地税局、省监狱管理局等23个驻区单位,成立驻街道联合党工委,开展共驻共建。五华山社区与省审计厅、省水利厅等驻区单位建立党员组织活动开放点,开展开放式组织生活。莲华街道与辖区8个驻区部队单位开展“双拥”共建,600多名部队官兵党员到社区报到参与志愿服务,获得了居民群众好评。
  组织设置网格化
  推动党建工作与管理服务全面覆盖
  针对“两新”组织党员人数分散且流动性强,大多数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的条件等情况,五华区结合开展“网格化管理,结对式服务”,依托全区392个社区网格,探索实施“组织建在网格上”,在条件成熟的社区责任网格内建立“两新”组织联合党支部,在抓实“一格三员”基础上,充分发挥网格党支部、党员作用,实施每格定人、每人定岗、每岗定责的网格化管理,为党员设岗定责,不断夯实党建基础,激活城市细胞。同时,依托“网格化”管理,推行“双管双责”模式,将未转入党组织关系的流动党员编入“兼合式”党组织管理,把管理服务向生活在社区的在职党员、流动党员和辖区公共单位的党员延伸,坚持分“格”不分家,着力加强各网格党组织之间的沟通互联,实现责任互动、优势互补、信息互动、成果共享、事务共商。
  针对全区商圈、市场、楼宇集中的优势,五华区放大党建网格,将商务楼宇、产业园区、商圈市场作为重点,探索推进“一心一片”党建模式,即以区域内一个优势党组织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一片区域实现党建工作覆盖,变单个建立、点状推进为块状规划、成片推进,提升片区党建工作水平。如华山街道依托市场管理公司建立园西IT党支部,通过抓支部引领,抓党员示范,带动了整个园西片区IT商圈党建发展;护国街道发挥商务楼宇产权单位、物业公司在服务、管理入驻企业等方面的优势,将楼宇内分布在不同单位的党员统一组织起来,在金鹰大厦、傲城大厦等建立楼宇党组织,在昆明老街、南强街巷成立街区党支部,并建立楼宇党群服务站,从党建、工商、税务、劳动社保等方面为企业发展提供便利。在一个个商圈、一栋栋楼宇、一类类群体中,织密基层组织之网,做到党员、群众在哪里,党建工作就要跟进到哪里,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既是舆论传播的重要阵地,也是党建工作的重要阵地。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五华区把“互联网+”理念融入党务政务公开、党的群众工作、党员教育管理,先后开通微信、微博及党建网站“两微一网”,打造了“五华发布”“五华先锋”“五华政管”等一批特色网络平台,“海源e家” “春城惠生活”“都市佳园”等社区手机服务app纷纷上线,电脑终端服务平台、党组织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媒介有效运用,初步实现了党务居务公开“栏上贴”“掌中看”“网上晒”“视频播”。先后投入220余万元,加强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整合129项服务事项进入平台办理,推动党建工作由传统向现代、由管理向服务的转变。五华区通过探索实践“互联网+党建”,较好地适应了城市信息化发展要求,推动了城市基层党建 “转型升级”。
  组织活动常态化
  实现党建引领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
  做好城市基层党建,要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让群众增强对党的认同。五华区把街道社区作为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重心,健全便民服务网络平台,深化“双报到”党员志愿服务,加大经费、阵地等保障力度,确保了城市基层党组织有资源、有能力、有平台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把更多群众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
  在凝聚服务群众合力方面,五华区充分调动驻区单位、党员、居民参与社区管理服务的积极性,组织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参加社区党组织开展的各类活动,并对党组织、党员参与社区活动表现如实作出记录,定期向所在单位进行反馈,在党建联席会上做通报,提高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参加社区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文明城市创建攻坚工作中,各驻区单位党组织迅速行动,动员组织各方力量,加强环境卫生、公共场所、施工工地、窗口单位等区域部位整治和管理,着力营造优美整洁、文明有序的城市环境。广大党员积极响应号召,主动亮身份、当表率,投身“创文”工作第一线,自觉做“创文”工作的倡导者、先行者和推动者。
  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五华区出台《关于加强社区协商的实施意见(试行)》,引导驻区单位、居民群众广泛参与协商、表达真实意见,通过民主协商推动基层群众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探索建立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四社联动”的工作机制,引导社会组织参与、承接居家养老、扶贫助残等多个领域的社会重点服务项目。观音寺社区通过引入社会组织成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每天为150多名老人提供服务;大观、华山、丰宁等街道积极开展社会组织引进、培育、服务,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搭建平台。通过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满足社会需求,进一步夯实了党在城市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
  此外,五华区还广泛组织社区党组织和驻区单位深入开展“进万家门、听万家音、知万家情、解万家难、暖万人心”活动,建立和推广“民情十本帐”,充分发挥区“慈善会”和街道“慈善爱心超市”的作用,通过为困难群众提供政策法规、就业培训、心理疏导、生活救助、医疗保健等多门类的服务活动,积极为扶助对象做好事、办实事,努力解决困难群众在工作、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居民们高兴地说:“社区就是我们家,有需求找党组织,哪样难题都不怕!”(记者 王恩国)
  原标题:五华:以区域化“大党建” 激发城市“新活力”

责任编辑:罗婷
标签:五华,社区党建,城市活力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