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区观点

读好社区矫正的“三本书”

来源:金华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7-06-28 09:48:12
  “雨大起来了,要么大家散了,先回家吧!”今天是一月一次的社区服刑人员社区服务时间,我事先联系了街道环保所,安排在公路两侧清理绿化带内杂草和垃圾。雨越下越大,大家却一点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这点雨算什么,朱所长,我们一起干活拔掉就好!”服刑人员楼某某笑着说道。记忆不禁回到了几年前,刚来报到的楼某某似乎总是不能从犯罪阴影中走出,终日不见笑容。我当时还跟他说,既来之则安之,我们这里不是监狱,而是人生的一个驿站,在这里汲取养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清凉的雨滴打在了我的额头,把我拉回了现实。是啊,这八九十号人,他,或她,每个人都有一段特殊的故事,也许是不堪回首,可是现在专注劳动的他们,却是那样的意气奋发,这更加坚定我读好“三本书”、带他们走出困境、走向新生的信念。
  依法管理的有字之书。很多社区服刑人员一开始认为接受社区矫正,不用蹲监狱就是没有罪了,对社区矫正的规定阳奉阴违,在刑意识淡薄。这些年来,也有个别社区服刑人员在缓刑期间违反规定或法律被收监,觉得惋惜的同时也感觉到自责。换汤必换药,社区服刑人员必须从思想上严抓,将法律、法规这本有字之书真正读懂、读透,才能从本质上割除毒瘤,走向新生。一方面,仙华司法所将每月21日定为社区服刑人员学习活动日,成立社区服刑人员 “帮帮带”学习小组,让假释人员自己当小组长,带头学法律、学法规、参加法律知识考试。另一方面在月底将社区服刑人员的学习、劳动以及日常表现等情况进行张榜公布,实行红黄蓝三色预警动态考核监管。对日常表现差、违反监督管理规定的,依法进行处理;对日常表现良好,且社会反响较好的,依规进行表扬。读好法律、规定这本有字之书,使社区服刑人员常怀敬畏之心,这是改好的基础。
  访谈结合的无字之书。法理不外乎人情,严格依法管理的同时,也要有感情注入,监管是手段,帮教才是目的。要想让社区服刑人员走向新生,必须深入到他们的生活当中去。针对社区服刑人员居住地分散、家庭情况不同、工作时间有差异、改造程度不同等情况,司法所采取上门家访、定时约访等形式,从细微处了解、关心他们,帮他们解决难题。取得社区服刑人员的认可,才能获得更好的改造效果。以社区服刑人员张某为例,在司法所日常走访中发现其终日在家躲避债主,抽烟、酗酒,面色苍白,且说不了几句话就喘气流汗,遂在工作人员安排下将其送往县人民医院检查。检查结果显示为肾癌早期。张某一度消沉不肯动手术,经司法所工作人员和家人几经劝慰后去杭州医院动了手术,现已痊愈。被判刑是人生的一个挫折但同时也是一个转折,现在张某在从事蔬菜批发业务,再过两个月矫正期就满了。写好走访、谈话这本无字之书,能够走进社区服刑人员的内心,使司法所工作人员能有的放矢地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这是转变的关键。
  潜移默化的心灵之书。在线视频教育、集中上课教育,这些都是学习的手段,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让他们把学习的内容契入内心。走访、谈话是我与每位社区服刑人员的沟通方式,思想汇报、小结是每个社区服刑人员与我沟通的方式。每个人根据其自身学习心得、思想动态、工作生活情况等,写出书面报告。司法所收集后,统一汇入其个人档案,并根据其汇报情况,结合走访了解的情况,第一时间调整矫正措施。通过监管帮教,每位社区服刑人员都在发生着变化:曾经靠诈骗过日子的谢某开起了服装厂,曾经为爱出走的少女章某在民工子弟学校教起了英语,曾经贪污受贿的张某在家开起了网店,曾经整天打架的陈某学会贴地砖手艺,承包起了工程。这种变化是潜移默化的,但是每位社区服刑人员都从社区矫正的历程中,收获了悔恨、收获了敬畏法律、收获了如何面对困境和逆境。现在,本来应该是村里后进分子的社区服刑人员,反过来倒成为了村内各项工作的先进者,垃圾分类、美丽庭院、剿劣工作,他们都在积极参与并影响着周围的每一个人。
  人性本善,每个社区服刑人员不是生下来就是这个身份。希望我在读的这“三本书”,能够给每位社区服刑人员带来希望和信心,就像文章开头的雨,洗去人脸上灰尘的同时,也在不声不响地荡涤人的内心。(通讯员 朱振华 童玉萍)
  原标题:读好社区矫正的“三本书”
  ———浦江县仙华司法所所长工作手记

责任编辑:王婵
标签:社区矫正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