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志愿服务

南宁青秀区:社区搭建好平台 人人参与志愿服务

来源:南宁晚报 发布时间:2017-07-12 08:57:37

1.jpg

凤岭北社区“爱心银行”的墙上贴满了“爱心”便利贴,主要是把志愿者的服务内容作为“爱心”存储起来,提供给有需求的居民。记者 刘增璇 摄

  近年来,青秀区积极推动社区志愿服务发展,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壮大服务组织,打造特色品牌,志愿服务事业生机勃勃,在提升城市文明、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15年,青秀区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凤岭北社区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新竹社区获得“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称号。目前,51个城市社区每个社区均设置集学习、文体、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活动室,为开展社区志愿活动提供了场所。同时,还在南宁火车东站、南湖广场等主要公共场所设置志愿服务岗亭,开展文明引导和便民服务,实现了志愿服务阵地有形化、服务及时化。目前,全城区在“志愿云”网上注册的志愿者达6万余人,与城区常居人口的比例超9%。

  即日起,本报将推出爱在青秀——志愿服务在社区系列报道,走进青秀区的各个社区,感受不同特色的志愿服务风采。

  存进“爱心”支取温馨

  青秀区凤岭北社区“爱心银行”储备才艺能人,传递志愿服务

  在青秀区凤岭北社区经常会看到这样一幅画面:一个小音箱播放着欢快的音乐,一名身穿运动服的“80后”美女在领舞,她身后有不少阿姨跟着音乐翩翩起舞。这名义务教阿姨们学跳舞的舞蹈老师叫李抒颖,是凤岭北社区“爱心银行”储蓄众多志愿者中的一名。据了解,该社区通过搭建储备各种才艺志愿者平台,提供10多种才艺、技能专业型志愿者,为居民提升精神文化水平提供了一个好平台。

  “80后”美女义务教大妈们唱歌舞蹈

2.jpg

李抒颖和大妈们一起跳舞 本报记者 赵敏 摄

  “脚步轻盈一点,脚尖着地就更加优美了……”7月6日上午,在凤岭北社区活动中心,李抒颖像平常一样在这里教一群大妈跳舞。提到教老人跳舞,李抒颖说,去年8月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带小孩时看到这些阿姨排练舞蹈就不自觉地上前指导,后来觉得教阿姨们跳舞能给大家带来这么多快乐,就义务当起了舞蹈老师。

  李抒颖是“80后”,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舞蹈教育专业,因为她爱唱歌,大学期间也学了声乐知识,所以她不仅教大家舞蹈还兼教唱歌。“我们像是捡到了宝,有这么专业的老师来教而且还不用花一分钱,大家都非常乐意来学跳舞,丰富我们老年人的生活。”学跳舞的阿姨卢夏华告诉记者,自从李抒颖来教他们之后,他们艺术团可以经常外出参加公益演出甚至是比赛。“小李不仅人美心灵也很美,因为每天教我们这群没什么基本功的老年人不容易,要有爱心和耐心才能做到。”采访过程中,大家都主动为李抒颖点赞。

  “爱心银行”储备志愿者服务资源

  在凤岭北社区有一个特殊的“爱心银行”——存进的是爱心,支取的是温馨,传递的是真情。“爱心银行”主要展示志愿者服务的内容,把志愿者的服务内容作为“爱心”存储起来,待居民需要相关服务时,在此便可获取各类志愿服务信息。

  在“爱心银行”里记者见到,墙上贴满了各种各样的便利贴,上面写有提供多种不同志愿服务的信息。例如,居民曲艺的志愿服务联系卡上写着免费化妆培训,陈灿的联系卡上则写着免费礼仪培训,免费教唱歌、太极拳、国画,以及文明交通引导、陪护空巢老人等生活志愿服务内容。据了解,“爱心银行”大力提倡多存可取、多存少取、多存不取,凡是填写了爱心登记表的人,都是“爱心银行”的志愿服务者,专门根据居民群众的需求被支取。“我们社区目前有插花、太极拳、书画、化妆、乐器等十几种才艺培训,都是由储蓄在我们‘爱心银行’里的志愿者来义务教学,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来进行学习。社区搭建起这样一个中间的平台和桥梁,让想献爱心的人有平台教大家,让想学习的居民有机会参与学习,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凤岭北社区党总支书记丁红云告诉记者。

  志愿服务亮点多社区居民实惠多

  凤岭北社区志愿服务中心成立于2012年1月10日,多年来依托社区和社会资源,一直不断自我完善,提高志愿者能力和素质,扩大志愿服务中心的影响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活动从社区发展到企业,志愿服务基础从零到有,活动内容从单一到多元化,清洗公共自行车、帮扶慰问、义诊、义卖、义务理发、政策咨询,打造了学雷锋志愿服务项目、“夕阳红”志愿服务项目、“和乐”牌志愿服务项目、“点亮希望”党员志愿服务项目等多个亮点品牌项目。

  凤岭北社区志愿服务中心从成立至今有志愿者1270名,每名志愿者年均参加志愿服务时长达792小时以上。在2017年广西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评选活动中,凤岭北社区被列为广西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候选名单,目前投票仍在进行中。

  开展一次活动传递一份爱心

  仙葫开发区蓉茉社区让留守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感受到家的温暖

  围绕居民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志愿服务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有力地促进和谐社区建设,打造了“守护星星”——关爱留守儿童的项目、“筑爱宝贝”——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等项目,有的受益者为感恩还主动成为志愿者。这就是今年被列为广西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候选名单的仙葫开发区蓉茉社区。

  结合社区特点开展接地气的志愿服务

3.jpg

仙葫开发区蓉茉社区志愿者在为居民服务(蓉茉社区供图)

  仙葫开发区蓉茉社区辖区外来务工人员较多,流动人口占社区人口60%以上,不少孩子跟随父母来南宁打工居住在这里,如何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也能像城里孩子一样有机会参与学习各种才艺,开心快乐地成长?社区志愿者们下了一番功夫。

  仙葫开发区蓉茉社区党支部书记潘元芬告诉记者,由于社区流动人口较多,如何才能让他们既得到社会的帮助又能带动他们参与志愿服务,还感受到社区一家人的温暖,所以社区结合自己的特点,开设了“守护星星”——关爱留守儿童、“筑爱宝贝”——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等项目,让辖区里的每一个孩子都享受到同等待遇。陈淇炜小朋友是“筑爱宝贝”“四点半”课堂的常客,她的妈妈告诉记者,在课堂中,孩子不仅提高了识字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而且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也在逐渐提高。她表示,孩子在交到更多朋友的同时,也增加了家长们之间的交流。

  对于社区的孩子们来说,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是课外知识的拓展,是增长见识的机会,有助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也让志愿服务之风在社区、在居民心中逐渐广为传播。孩子受益妈妈当志愿者传递感恩

  小黄是一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来到“筑爱宝贝”——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课堂里,不仅学到一些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如手工折纸、饮料瓶环保再利用等,还在社区组织的阅读书籍活动中学到了不少新词。

  小黄获得了社区志愿者很大的帮助,看到女儿慢慢适应了城市生活,小黄的妈妈非常感恩,她利用自己掌握的养生、按摩知识,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培训。小黄的妈妈告诉记者,因为孩子在社区里享受到了这份福利,希望把这份温暖带给更多的人,帮助更多的人,孩子在成长方面获得帮助的同时也是促进家长学习。

  每次活动的开展,都是一次爱的传递。社区将身边的大学生组织起来,成立了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守护星星”——关爱留守儿童、“筑爱宝贝”——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等项目活动中,志愿者们开展了“四点半”课堂,内容包括文明礼仪、社区内外安全的自我防护、健康卫生知识的培训等。在志愿者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孩子们也感受到了深深的爱和家的温暖,渐渐改掉了一些不良行为,成绩不断提高。志愿者们用微笑与汗水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用青春与行动书写着充实而高尚的精彩人生。

  打造“爱在青秀”社区志愿服务品牌

  如何健全完善志愿服务机制,实现社区志愿服务常态化?记者从青秀区文明办了解到,青秀区积极探索志愿服务发展模式,通过落实有组织、有阵地、有队伍、有保障、有激励“五个有”,实现社区志愿服务常态化,促进社区志愿服务专业化,推动社区志愿服务品牌化。

  青秀区倡导人人都是志愿者,全面推广志愿者精神,一方面将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发展为志愿者,实现“单位人”与“志愿者”两个身份的统一,促进职责与公益的融合。另一方面,通过经常性的志愿服务活动,带动和吸收越来越多的辖区居民成为志愿者,实现了志愿者队伍从传统的单一结构到全民参与的转变。同时,着力规范志愿者注册登记工作。目前,全城区在“志愿云”网上注册达6万余人,志愿者与城区常居人口的比例超9%。 此外,城区还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通过运行政府支持志愿服务模式,实现志愿者、项目、资源等要素的有效对接,选择了新竹社区等8个社区作为试点,每个社区安排经费,引进专业志愿服务团队开展社区服务。通过制定出台城区志愿服务联合会、街道志愿服务中心、社区志愿服务站的管理制度,对社区志愿服务、志愿者团体进行规范化管理。2015年专门投入258万元作为志愿服务专项经费,并为志愿者统一购买保险,同时动员和鼓励社会力量在资金捐助、志愿服务基础建设等方面支持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完善社区志愿服务保障机制。(记者 赵敏 通讯员 徐姗 康珊 实习生 史梦婷)

  原标题:社区搭建好平台 人人参与志愿服务

责任编辑:黄金露
标签:南宁,青秀区,志愿服务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