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要闻

【策划】多方守护让“小候鸟”作别“二次留守”

来源:中国社区网 发布时间:2017-08-02 11:16:34

  每逢暑假,留守的“小候鸟”们“迁徙”到大城市,希望在父母身边过个温暖的暑期。然而,忙碌的父母无法照顾、陌生的城市难以融入、内心的话语无人倾听,“留守儿童”从农村到城市,却成为了“再留守儿童”。

1.jpg

“小候鸟”暑期“飞”到父母身边  图片来源:网络

  “小候鸟”面临“二次留守”

  今年13岁的王文慧来自安徽,每逢暑假,她都不远千里“飞”向福州,只为一家人的相聚。王文慧的父亲是清洁工,每天早上4点钟就出门了,母亲忙着做生意,无暇照顾女儿。独自留在出租屋,一个人守着电视和手机,偶尔做点家务,成为了王文慧的“典型”暑期生活。“虽然大多数时间还是一个人待在家,但是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我已经很知足了。”王文慧说道。

2.jpg

在出租屋玩手机、看电视成为“小候鸟”的“典型”暑期生活 图片来源:新华网

  “把孩子留在老家,感觉错过了相聚的好机会;接到城里,又怕没人照顾出事情。”10多天前,环卫工人祝应标赶回衢州老家,把一对双胞胎女儿接到了杭州,但随之而来的“暑期看护”问题也让祝应标很头疼。

  “我们的工作一般不能请长假,收入也不宽裕,只能偶尔带孩子去看看景点和有名的地方。”祝应标说,想送孩子去暑期培训班,不低的费用让他望而却步;把孩子留在家里,又担心发生溺水、坠楼等意外。

  多方守护 让“小候鸟”暑期不孤单

  为了解除外来务工者的后顾之忧,帮助“小候鸟”作别“二次留守”,各地一直在努力。

  社区开办暑期班 “小候鸟”有了“家”

1.png

“小候鸟”在暑期班上  图片来源:浙江党建网

  近日,杭州江干区丁兰街道收到了一名“小候鸟”妈妈写来的感谢信,感谢“小候鸟”暑期班帮他们解决了暑假带孩子的最大困难。写感谢信的妈妈来自河南,在杭州工作,有一个上小学的女儿和一个上幼儿园的儿子,暑假孩子们的生活、学习和起居成为妈妈的心头大事,没有老人可以帮忙,孩子带到公司不太好,放在家里又不放心,真是操碎了心。

  知道丁兰街道有暑期“小候鸟”班后,她第一时间报了名。现在只要每天上班前把孩子送到暑期班,一天的吃喝、学习、娱乐都有专门的老师照顾,晚上下班后再去接孩子,完全没了后顾之忧。“终于可以安心上班了!”妈妈在感叹之余写来感谢信:“特别感谢社区给我们提供这样的机会,让小朋友在暑期‘小候鸟’班开心快乐地学习、生活。”

  此外,不仅仅是针对“小候鸟”,还有社区将服务人员扩大为未成年人。杭州拱墅区珠儿潭社区的未成年人活动室除了节假日、双休日全天向社区所有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外,工作日下午4点30分至6点也有人看管孩子们,帮助家长解决未成年人放学后及节假日的失管失教问题。

  心理志愿者帮“小候鸟”排解心事

4.jpg

志愿者与“小候鸟”们交流  图片来源:大众网

  初到大城市,不少“小候鸟”难以融入新生活,产生了紧张、迷茫、自闭等不良心理现象。南昌市教育局携手江西省心理咨询协会开展“进城务工人员未成年子女心理疏导”活动,帮助“小候鸟”们排解心事。

  30多名心理专家、教育专家以志愿者的身份加入该项活动中,他们在南昌市20多所中小学展开公益讲座和免费心理咨询,帮助这些“城市小候鸟 ”尽快融入城市。江西心理咨询师协会副秘书长廖晓玲介绍,志愿者们还安排了61场专题讲座,有专门培训老师的,也有让家长与学生互动的,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学校、家庭、社会组成一个三位一体的心理疏导体系,帮助进城孩子尽快适应新生活。

  廖晓玲表示,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因生活压力比较大,很少有时间去关注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需求,孩子内心想什么、真正需要什么,父母并不清楚。“父母应该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多去体会和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才能让孩子心理健康成长。”

  安全教育进课堂 为“小候鸟”暑期护航

5.png

“小候鸟”体验当警察  图片来源:南方网

  近日,禅城公安邀请50多位“小候鸟”和家长走进警营,开展暑期安全课堂系列活动。由禅城警队复转退“老兵”向“小候鸟”们传授暑期安全知识,同时,感受警队的精神风貌。

  “小候鸟”来到家博城护城河警务执勤点,民警头戴大檐帽、身穿反光衣、腰戴单警装备,现场为孩子们演示查缉路面交通违法车辆的技战术,讲解了查缉流程和各种单警装备的基本使用动作。

  在执勤点上,多位“小候鸟”和家长还穿上了反光衣,学习设卡盘查的技能,当了一回“警察”。在活动中,来自特警、交警、巡警、派出所等各个岗位的“老兵”们纷纷拿出看家本领,特警气势如虹的战术表演、巡警刚健有力的擒敌对抗、交警整齐划一的指挥动作,让孩子们兴奋得喊出了声。

  参与活动的家长们表示,此次带孩子参加警营体验的机会非常难得,不仅让孩子们收获了安全教育,更让自己成为孩子文明出行和遵纪守法的榜样。

  专家:多方合力建立长期帮扶体系

3.jpg

“小候鸟”们快乐玩耍  图片来源:网络

  “小候鸟”在“迁徙”进程中,可能遇到多方面问题。面对不一样的环境,不能尽快融入新的生活方式;父母可能因忙碌无暇顾及,不能从根本上回应“小候鸟”的真实需要;“小候鸟”大多居住在城乡接合部或者“城中村”,这些地方的治安和社会配套设施不太完善,存在安全隐患。

  要解决上述问题,仍需多方合力。厦门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张洋勇老师指出,作为家长,要多陪伴孩子,带孩子熟悉城市生活的环境,言传身教告知注意事项,同时给孩子布置一些趣味性、易完成的任务,让孩子们有事情可做;作为社区组织、公益组织以及企业,可多开展青少年活动,让“小候鸟”有更多学习或娱乐伙伴;同时,社会不同组织和部门,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回应“小候鸟”的需求,从而摸索、建立长期帮扶体系,彻底解除“二次留守”困境。

  结语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外来务工者的辛勤劳动,他们奉献了青春与汗水,更应该在城市享有归属感、幸福感。作为城市建设者的子女,“小候鸟”也更应受到社区各界的关怀和温暖。

  当前,各地都在积极行动,为“小候鸟”送去关爱和温暖,丰富他们在城市里的暑期生活。我们也期待,社会对于“小候鸟”的帮扶能够更加常态化、更健全,让他们真正在城市“归巢”。(中国社区网 黄金露 综合整理)

责任编辑:崔凤霞
标签:守护,小候鸟,二次留守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