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区观点

质量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时间:2017-09-19 09:17:03
  “市容市貌有突出的改善,以前发现问题要等执法队,现在直接就能解决。”深圳罗湖区清水河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王华生明显感受到街道“大部制”后的改变,“真正让街道回归自己的角色定位,有精力有能力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
  首创于罗湖的街道“大部制”改革是该区党建工作的诸多探索之一。2015年,罗湖以“区委1号文”的形式出台文件,在全区实施“质量党建”工程,解决新时期城区党建应该干什么、怎么干、如何评价、如何保障等问题。这几年,清水河等街道都尝到了甜头,社区党委、党员的力量被发动起来,基层治理和服务也被带动起来,获得居民的认可。
  “质量党建”工程整体谋划系统推进,罗湖以街道、社区为治理单元,着力提升街区治理能力和水平,强化街道在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方面的主责主业,初步形成街区党群组织融合发展、条块协同、运作规范、居民满意的街区治理体系和服务体系,探索出了基层党建和街区治理的“罗湖样本”。
  “基层党建工作应从单向度的思维模式、碎片化的实践创新,走向系统思维下的整体创新。”罗湖区委书记贺海涛表示,罗湖通过实施质量党建,从制度上保证基层党组织的工作顺利开展,强化党建工作质量化、清单化、标准化,切实提升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核心能力。
  系统覆盖
  探索基层党建新路径
  做好基层党建,必须把握基层党建规律和发展趋势,切合当地实际是区域化党建体系建设的重点。
  深圳罗湖是以商务消费和流动人口倒挂为典型特征的成熟城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多,流动人口多,不同人群的区片化集中和分布特征明显。据此,罗湖构建现代化法治化精细化的街区治理体系和服务体系,推进街区党建工作转型。
  首创改革推动社区党建,罗湖区以“厘清职能、整合机构、赋权归位、优化配置”为主线,系统推进街道“大部制”改革,将街道原有的30多个内设机构整合为“五部两办两中心”,减少机构牌子220个、事业单位50个。
  “改革不仅是简单的改名称、撤机构、减编制,而是成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社区体制改革、提升城市管理治理、促进城市更新发展的重要举措。”贺海涛说。
  改革有效破解街道机构多、摩擦系数大、行政成本高的体制性障碍,区域统筹效率明显提高。以南湖街道为例,改革实施一年,劳动信访受理劳资纠纷同比下降四成,群体劳资纠纷同比下降七成。
  在罗湖,党建深入街道,更升上楼宇。深圳京基100大厦联合党委中党员为主体的工作团队攻坚克难,创造中国购物中心筹备7个月即开业的纪录,提高京基集团经营效益3000万元,正是源于罗湖搭建的“党建+经济”共赢平台。
  “打造党的建设、党员成长、企业发展、楼宇和谐的‘楼宇发展共同体’,走出一条‘竖立起来的园区’党建新路子。”罗湖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目前罗湖30栋20层以上商务楼宇全部建立党组织,覆盖企业超3000家,创建“党组织建在楼上”的党建新模式。
  大型城市建设离不开外来务工者,但流动人口剧增也给城市管理带来突出问题。在罗湖,12个“同乡村”流动党支部,管理着流动党员近500名。
  “党员带群众、同乡帮同乡。”党员向小东感受到来自同乡村党支部的“温度”。“设立社工机构、的嫂互助会、党员剧团、留守儿童暑期夏令营,党支部让大家从‘流入’变成‘融入’,感到安心更暖心。”
  深度服务
  群众有所呼 政府有所应
  社区党组织是基层治理的领导核心,但基层党组织地位弱化、党员干部发挥作用平台不足、群众对党员认同度不高,这是许多基层党组织面临的难题。
  以党建标准化破题,按照市委组织部统一部署,罗湖在83个社区全面推行党建标准化建设,通过推进组织建设、党员管理、治理结构、服务群众、工作职责和运作保障等“六个标准化”建设,构建社区党建工作标准化体系。
  “群众有所呼、政府有所应”,罗湖已投入1。66亿元完成2093个小微民生项目,并探索社区党建项目认领,搭建党组织和党员为民服务平台。
  社区党委收集群众需求,将党建创新、民生服务、志愿服务等内容,分类打包成大大小小的“微项目”,由进入社区开展活动的党代表、党群组织、党员以及驻区单位、企业等自愿认领。
  “每个项目执行都不能松懈,切实为民服务。”罗湖区南湖街道和平社区党委书记姜德荣说,社区建立情况账、公共资源账和群众需求账,按需施策高效分配。2015年以来,罗湖近500个组织和个人,认领项目979个,受益群众超9万人。
  街道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重大工作也得到有序推进。罗湖“二线插花地”棚户区改造工作能够快速推进,并得到99%以上的群众支持,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成立棚改指挥部临时党委,建立“驻点干部包网格、科级干部包楼栋、公职人员结对子”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罗湖将全面推进社区党建标准化,筑牢党在社区的执政根基,攻坚克难补齐短板,统筹推进基层治理工作,顺应民意,规范高效做好民生微实事。”贺海涛表示,罗湖期望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以社区党委为核心,构建新型社区治理结构和服务体系的党建新路子。
  制度基础
  系统构建“质量党建”体系
  从顶层设计层面作出系统的规划和部署。深圳市罗湖区深入基层、深入经济社会各个领域进行了多次调研,并在反复讨论论证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全面加强质量党建的“1+7”文件,并以2015年一号文颁布实施。
  “1+7”文件坚持以领导城区治理为主题,对城区党建作出顶层设计和系统安排,探索城区党建发展新方向。“质量党建”工程全面实施,罗湖以书记项目为抓手推进党建创新,建立五类党组织业务清单,强化基层党建综合保障,并建立抓基层党建四级述职评议,务实全面从业治党的责任体系。
  将创新制度与治理体系相结合,建立街区党建引领街区治理体系。2016年以来,罗湖区委以街道、社区为治理单元,以提升街区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作为城区党建的时代主题,建立街区质量党建工作体系、街区治理工作体系、部门工作体系和制度体系,构建以街区质量党建体系化带动街区治理精细化的治理模式。
  以改革推动治理体系完善,随着2014年罗湖启动三级体制联动改革,2016年推进街道大部制改革、2017年推进区直部门开展大科室改革试点,罗湖逐步构建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权责对等、规范有序、运转高效的城区治理体系。
  通过改革,进一步理顺社区党委等七类社区组织间的权责关系并分别制定工作清单,重点解决权责不清、社区行政负担过重的问题,取消工作事项171项、考核评比9项、各类台账和责任状57种,其中回归街道职能20项。
  培育自治活力,着力破解社会参与不足的难题。罗湖还通过开展党政社群共治,加强居民议事会议事规程、建立罗湖十条议事规则等工作,逐步建立了以社区党委为核心,各类组织参与治理、协商议事的程序、规则和制度,保障了社会参与的有序性和实效性。(戴晓晓 高延勇 李晓斌)
  政府依法“善治”、居民有序“自治”、多元组织协同“共治”、社区整体“法治”,罗湖“社区四治模式”正在释放基层治理新活力。
  原标题:质量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责任编辑:王婵
标签:党建,基层治理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