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要闻

深圳:社区党建标准化建设交出亮眼“成绩单”

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时间:2018-03-11 10:30:29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构建和谐社会,基础在社区,关键在党建。

  抓好班子建设、配强“领头雁”,建立千人规模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31个社区全覆盖建设党群服务中心,落实每年200万元民生微实事经费和3000万元强基惠民经费,实现社区党委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凝聚党心民心……一年多来,光明新区在深入推进社区党建标准化建设,落实社区党委“四项权力”方面,交出了亮眼“成绩单”。

  十年建设筚路蓝缕,当前光明新区正处于再出发的重要历史节点。新区提出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要打造“产业新城、科学新城、美丽新城、幸福新城”,加快建设“质量型创新型智造强区、现代化国际化绿色城区”,为今后相当长时期发展指明了方向。光明新区通过深入扎实推进社区党建标准化建设,以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促基层有效治理,筑牢以社区党委为核心的坚强战斗堡垒,促进社区城市基层党建实现新跨越,为实现“四城两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破

  抓机制建设保障社区党委核心地位

  2017年6月,原下辖8个居民小组的光明新区马田办事处将石社区一拆为四,分为将围、新庄、石家、石围4个社区。分设后的4个新社区配强配齐党委书记和“两委”班子,新社区各项工作迅速进入正轨。这是一次顺应民意、尊重历史前提下的基层管理体制探索。

  石围社区党委书记麦壮辉感触很深:“如果政企、社企不分,精力两头分散,党委的核心引领作用不凸显,社区事务多也没有精力专注在经济发展上。”

  麦壮辉的话直指以往基层治理的现实窘境。作为原关外地区,光明新区的社区主要从农村改制发展而来,长期政经不分,集体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社区股份公司工作人员与社区工作人员高度交叉、工作经费混杂、人员来源单一、整体素质不高,存在党组织作用弱化、边缘化的问题,社区基层治理工作事倍功半,阻碍了社区健康发展。

  如何突破发展瓶颈?在深圳社区党建标准化建设引领下,光明新区抓住体制机制建设做好总体设计,赋予社区党委人事安排权、重要事项决定权、领导保障权和管理监督权四项权力,大力推进社企政企分开,推动社区股份公司换届时集体股同股同权,落实社区党委书记兼任社区股份公司监事会主席或集管会主任的要求,完善社区股份公司决策权的分配方式;出台《关于加强在社区集体经济组织中党的建设和领导工作的若干意见》,全面推行社区党委领导下的经营班子负责制,从根本上改变社区股份合作公司治理架构。全覆盖成立社区居民小组、股份合作公司党支部,党员或党组织负责人任居民小组长和社区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的比例进一步提高,其中党员任居民小组长的比例更是达到100%,有效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

  新区充分调动各种力量参与社区基层治理,凝聚党建工作合力,并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了醒狮进校园、来深建设者达人秀等特色活动,建成了亲子迷你马拉松、家庭急救学习超市等民生项目,搭建起联系服务群众的民心桥。

  现在,社区党委在社区建设中起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作用的“一核多元”基层治理架构在光明新区社区得到强化,“大小事有事找书记”已成为社区党员群众的共识,大家也为社区发展积极建言。塘尾社区老党员麦女士表示,现在社区班子思路宽办法多,做事规范透明,尊重群众,“像旧改这些事情会听取大家想法。居民感觉很有奔头,愿意跟着社区党委班子一起干”。

  立

  社区党委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

  新春过后刚回到工作岗位,光明新区李松蓢社区党委书记梁慧娇就投入了忙碌的工作中。基层工作繁杂又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比如今年李松蓢社区的强基惠民项目是改造该片区旧城区的下水道等民生项目;深圳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落户李松蓢,给社区带来大机遇,需要配合做好土地整备等工作……

  2017年5月,梁慧娇从公明办事处被选配到李松蓢社区担任党委书记。从办事处到社区,梁慧娇感受到了与以往工作的差异,“基层工作很复杂,要规范化发展,要赢得民心,社区党委要耐心也需要讲究方法,除了用心做好服务,关键一点是要给社区经济发展谋出路,给社区居民赢得更多就业创业机会”。

  梁慧娇是光明新区去年选配到位的社区党委书记之一。为打造一支高素质基层治理工作队伍,光明新区坚持抓好班子建设、配强“领头雁”。

  新区继续深化社区党委书记动态调整机制,对于一时没有合适书记人选的社区,从机关事业单位选派正科级及以上干部到社区担任党委书记,先后选派了9名优秀干部到社区任职,加强了社区领导力量。顺利完成2017年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实现了社区党委书记和居委会主任百分百“一肩挑”,非深户籍社区“两委”委员百分百覆盖,非深户籍社区“两委”委员百分百交叉任职。选出217名新一届班子成员,其中新当选委员95名,女性委员53名,平均年龄38岁,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委员206名。较上一届换届,社区“两委”班子学历水平明显提升,平均年龄有所下降,性别比例更加合理,班子整体结构得到深度优化,社区党委在社区领导核心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结合社区政经分开工作,光明新区在创新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方面先行先试,在原关外地区较早建立千人规模的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形成了由财政供养的专业化基层治理工作力量。按照社区大小、管理人口、服务事项等要素,新区将社区分为小、中、大和超大四类型,分别配置25—40名专职工作者。通过选聘、公开招聘等方式,打破身份户籍限制,提高学历素质要求,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达98.8%,实现了社区工作人员与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全脱钩。今年,新区还制定《光明新区社区专职工作者手册》《光明新区非深户籍委员管理“1+3”制度》等配套措施,进一步推动社区干部队伍管理规范化建设。这些为确立社区党委领导核心地位打下了坚实基础。

  此外,新区在31个社区全覆盖建设党群服务中心,落实每年200万元民生微实事经费和3000万元强基惠民经费,实现社区党委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有力凝聚党心民心。

  变

  由内而外实现社区旧貌换新颜

  冬日的深圳,温暖舒适,甲子塘社区王阿姨喜欢带着孙子到社区公园玩。新建好的社区公园原本是一片垃圾堆杂的荒地,现在公园有绿化、健身器材等。王阿姨见证了社区巨变,“我们住着越来越舒服了”。

  甲子塘社区党委书记麦满兴在社区干了多年工作,坦言在经历政企社企分开后,社区党委在人、财、物方面得到了有力保障,大大提升了社区党委的底气,基层治理效率和质量得到了大幅提升,以往社区多年民生“顽疾”得到根治。“我们要继续把服务工作做实,树立大社区意识,让不管是本地居民还是外来人口,都有归属感。”

  光明新区很多社区正在经历这种从“脏乱差”到“净畅宁”的蝶变。如旧貌变新颜的红星社区为城市品质提升工作树立了标杆。“我在红星住了30多年,这一年变化太大了。大街小巷装上了治安监控探头,不留治安‘死角’;许多小微型消防站建在居民楼下,随手可用;社区绿化景观、路灯照明、文体广场建设等都有了明显提升。”居民周先生说。

  事实上,不仅是居住环境的改善,光明新区各社区的集体经济也正迎来春天。2017年,光明新区“三资”交易实现零突破,全年交易项目数200个,交易总金额达14.16亿元;实现资产增值约6.65亿元,总金额溢价率达90.31%,物业有偿使用交易数量和物业有偿使用单宗交易溢价率在全市双双排名第一。数字变化背后,揭示的是通过“三资”交易,实现了社区集体资产保值增值,集体经济从此迈上了快车道。

  回望光明新区推进基层治理历程,可以看到党员群众表现出的极大热情,这种热情也体现在了干事创业氛围上。新区深化领导干部驻点直接联系群众、联街包社及部门挂点社区等工作,发挥社区党委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推动安全生产、城市品质提升、重大项目建设、土地整备等工作落地,切实为社区群众办实事。如在红坳村整村搬迁中,凤凰社区党委带头谈、带头签、带头搬,配合工作组用36天完成510户业主搬迁工作,创造深圳土地整备“新速度”。新羌、楼村等社区党委积极主动与相关部门联系沟通,全力配合扎实推进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光侨北路建设等重点项目的土地整备工作。其中中大项目一期建设用地涉及土地整备面积约144.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1.5万平方米,目前已顺利完成一期建设用地内113户住宅、850亩果林地、3个工业园、东森教练场等地块面积约130万平方米的征收任务。

  这种社区的由内而外的变化,正在为实现光明新区“四城两区”蓝图绘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记者 柳艳 王育平)

  原标题:社区党建标准化建设交出亮眼“成绩单”

  光明新区为实现“四城两区”高质量发展夯实治理基石

责任编辑:黄金露
标签:深圳,社区党建,标准化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