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区观点

如何让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在基层落地发芽?

来源:川报观察 发布时间:2018-06-29 16:14:59

  

    华阳街道大力在各社区、小区开展文化营造,激发居民参与共建共治的热情

  夏日连续闷热了几天的成都,天空中飘起小雨。下雨天,在家里总感觉闷热,家住华阳大道二段202号宏益家园的钟少华,拎着茶杯下楼,来到小区新打造的文化长廊,老朋友周某正在长廊画画。“小区打造好了安逸哇?下雨天都能创作。”钟少华打着手势招呼老朋友,周某是一位聋哑人,他竖起大拇指,用手势表达着内心的欢喜。
  雨还在滴滴答答下着,不远处传来门卫的声音,“我们小区欢迎大家来耍,但前提是要爱护环境和设施。”只见他一边对着几名外来休息的年轻人说着,一边清扫着地上的垃圾。
  “现在不一样了,每个人都要管事。”钟少华拧开茶杯,大喝一口,看着满园生机勃勃的花草笑了。这个他居住了20余年,曾经杂乱无章的小区,能有今天的新模样,是他以前怎么也不会想到的。
  “改造+营造” 111个老旧院落焕新颜
  宏益家园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原为凉山氮肥厂家属区,自该单位政策性整体拆除解散后,小区一直处于缺乏管理的状态。作为在凉山氮肥厂工作了一辈子的退休工人,钟少华对以前居住的环境是又爱又恨。“大半辈子的记忆都在这里,搬走舍不得,留在这儿又堵心。”“随着单位的解散,小区也一天天衰败。”钟少华说,小区里原来有108户住户,基本上都是曾经的老同事。前些年,好多邻居搬走了,留下来的,因为小区环境越来越差,各种设施匮乏,没有活动场所,大家的关系也就越来越生疏。
  雨停了,钟少华饶有兴致地带大家参观小区。“这些都是我们从家里搜罗出来的,放在这里,大家路过都能回忆起年轻的时候。”在宏益家园入口处,有一面贴着老照片的“回忆墙”。在小区的党群微活动中心,陈列他们以前工作时共同使用过的酒精灯、试管等“老物件”,让这个老旧院落充满了故事和情怀,成为了大家口中的“网红院落”。
  宏益家园只是众多老旧院落之一。近年来,华阳街道大胆创新、狠抓落实,以“改造+营造”的思路,推出了特色鲜明的“六个一”工程:建立一套组织体系,完善一批基础设施,打造一个特色文化,实施一个公共服务项目,建立一个居民公约,建立一套长效机制。在街道、社区、院落党组织的示范引领下,院落住户积极参与到院落硬件改造和氛围营造中,使居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热情得到了激发。
  据悉,自2015年以来,华阳街道出资1亿余元,先后对辖区111个老旧院落进行了改造、营造。院落改造不仅精雕了华阳的“里子”,同时,随着社区营造、小区营造的不断深入,“五微”治理新机制(健全微组织、规范微权力、打造微中心、制定微公约、开展微活动)的优化完善,一支支以党建为引领的院落党组织、院落自治组织队伍的组建成立,院落“软实力”也得到了提升,小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得到了切实增强。

华阳街道新建28个社区公共服务站,让社区干部回归服务本位

  联动联建 一核引领多元共治
  自2015年起,在四川天府新区成都党工委的领导下,华阳街道党工委围绕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新要求、新任务、新目标,创新建立了“1+4+3”基层治理体系,在400余个小区(院落)成立了83个党支部、212个楼栋党小组、262个院委会,组建了1194名的楼栋长、183名街长的自治队伍,实现街道、社区和驻街企事业单位联建、互联互通,辖区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共建共治共享。
  按照“区域统筹、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原则,华阳建立街道“大党工委”、片区“党工委”、社区“大党委”区域化党建体系,实现了由社区到片区、片区到街道全域党建资源的整合,推动36个特色党建联建项目依次落地:
  2018年2月,华阳街道“时代先锋服务行动”品牌项目正式启动,通过“个十百千”四大工程(即建立一个党企服务中心,组建十支党员先锋队,精准帮扶百户困难群众,实施千名党员素能提升)这一红色引擎,推动队伍的凝聚力、服务力全面提升。
  2018年6月,华阳街道北部片区党工委党建品牌联建项目——“青创社”,整合所属社区党组织和凡社文创等联建单位,以资源共享的形式,开展以“双创”“蓉漂”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2018年7月,南山社区将依托天府菁蓉大厦综合党委平台作用,推动实施“菁蓉科创、菁蓉融创、菁蓉文创、菁蓉民创、菁蓉汇创”项目,打造双创服务平台和服务品牌。
  一个个项目的落地和活动的开展,似和风细雨般,润物有声,引领带动着越来越多的单位、自治组织参与和支持,使服务的延伸线覆盖到华阳的每一个角落。
  还权赋能 政居分离先试先行
  “我们要明晰街道和社区的职能边界,不能让社区什么事都承担……”6月20日,华阳街道社区政居分离工作动员大会上,华阳街道党工委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深入推进街道体制机制改革。通过实施政居分离方案,新建28个社区公共服务站,招聘62名工作人员专职处理社区政务事宜,梳理出社区党组织工作事项清单、自治事项清单等6大清单引导社区发展治理,破解长期以来街道各社区职能行政化严重的难题。社区公共服务站的成立,让群众享受到了家门口的政务服务。
  “这对于街道而言,需要巨大的勇气。为了更好地服务居民群众,必须要先将顶层设计好,在体制、制度层面有规范、有章法,让社区干部回归服务本位,这样才能更大程度发挥社区干部引导社会共治的能力。”社区公共事务多,需要配合上级的任务多,已经成为当前大多社区的现状。
  在新形势下,构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治理体系,引导多元力量参与社区建设,让城市有变化、市民有感受、社会有认同,需要大刀阔斧地改革和创新。对此,华阳街道党工委聚焦“七大攻坚”任务先行先试,积极践行2017年9月成都市召开城乡发展治理大会以来,对社区在城乡发展治理中重要作用的共识——社区是城市治理的基石、市民生活的家园、城市文化的窗口、党建引领的阵地、共建共享的平台。
  城市有变化、市民有感受、社会有认同
  为民之事无小事,大量工作在基层。社区是城市最小的细胞、离老百姓最近的组织。社区是连接民心的“最后一公里”,无论是老旧院落改造创造了更优美的宜居环境,或是前置政府服务为居民带来便捷,还是加强创新与顶层设计引导更多力量参与建设……出发点都只有一个——一切为了人民,“办民生小事,积尺寸之功”,这就是华阳基层工作者的答卷。(记者 韦进永 郑均蔚 雷璐 摄影 郝飞)
  原标题:如何让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在基层落地发芽?

责任编辑:罗婷
标签:共建,共治,共享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