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要闻

南京:做好社区治理文章 编织居民幸福生活

来源:南京日报 发布时间:2018-11-26 09:32:54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明确了新时代城乡社区治理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近年来,南京市六合区围绕更好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满足群众利益诉求等民生主题,积极创新社区治理体制机制,不断提升社区服务能力。

  尤其是在新一轮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六合区坚持以创建现代民政示范区为主线,聚焦社区治理创新,探索出了一条狠抓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社会组织、深化社区在线治理、推动社区民主协商的基本路径,进一步优化了社区治理体系,形成了社区治理合力,广大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提高。

  引进社会力量 加大社区治理供给

  虽然过去半年时间了,但竹镇镇大侯社区耄耋老人徐德英,依然难忘六合区康乐老年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救命之恩”。那是4月17日,康乐老年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上门服务时,发现徐德英老人血压高达190100mmHg,出现了头痛、胸闷、气短、面色苍白等症状,随即拨打120。在医护人员的及时救助下,徐德英老人的病情得到了控制,转危为安。如今,老人的身体良好。然而,康乐老年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仍会定期上门服务,督促老人按时服药,定期检查,适当运动,赢得了老人的认可。

  在大侯社区,受益于区民政局专项资金支持的区级社会组织公益创投项目——“老年人健康关怀与康复支持服务”的老年人还有不少。作为2017年南京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诚信单位,康乐老年人服务中心构建了一支囊括两名助理医师、两名护理员的护理服务团队,常年活跃于大侯社区,进门入户为老人建立健康管理档案,定期进行体检,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的综合干预,指导规范综合用药,进行医学指标监测,指导伤残和致残老人进行合理化康复训练,同时定期组织健康讲座、咨询、义诊,赢得了社区老人和居民们的支持与赞赏。

  年逾古稀的陈祖韦身患帕金森、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常年卧床不起,全身多处褥疮。康乐老年人服务中心获悉这一情况后,组织专家团队采用中西结合的方法对他进行医治。经过半个多月上门清创贴服,陈祖韦老人身上的多处溃烂创面得以痊愈。此外,工作人员还督促老人每两小时翻身一次,避免长时间受压骨突出引起组织坏死。“是你们给了老人第二次生命”,老人的家人满怀感激地说。

  在六合,像康乐老年人服务中心一样的社会组织还有很多。六合家事婚姻家庭服务中心、阳光垄上公益协会、南京益民社会服务中心、泉水叮咚爱心社……或关注农村留守人员,或保护困境未成年人……通过不同的方式,积极参与到社区治理中去,满足居民多元化、个性化需求。

  近年来,六合区把培育社会组织特别是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激发其活力,增强其能力,作为社区服务供给侧改革、创新社区建设的突破口。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建立新型的社区服务生产、生活创新机制,在向居民提供社区服务的同时,培养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促进社区关怀,提升社区治理和基层民生保障水平。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社工人才是重要资源。为此,六合区狠抓社工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形式,对社工进行分类培训,加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社工的管理能力、服务水平,确保社工队伍素质跟得上居民群众不断增长并变化的需求。

  打造“掌上社区” 为民服务效率升级

  困扰雄州街道长江新苑二期居民的停车难题,终于得到了解决。该小区建成较早,没有物业,停车一直是个老大难的问题。相关部门在小区进行雨污分流时,业主们希望借机拓宽路面,使车辆能够由原来的横停改为竖停,从而增加车位。大家纷纷在小区微信群中阐述这一想法。获悉相关情况后,社区及时联系了区住建局,并建议业主们提交申请报告,同时主动牵头,居民代表配合,征求小区80%以上的业主意见并签字确认。目前已经基本按照原定方案完成停车位改造施工项目,后续工作正在有条不紊推进中。

  小小微信群,成了便民大舞台。雄州街道米巷小区居民就通过微信群,成功解决了身边环境问题。日前,该小区居民李阿姨发现有人在楼道内堆放了不少油漆桶和一些杂物,发出刺鼻味道。于是,她便将这一情况反映到了社区微信群,希望社区工作人员协调处理。

  社区书记与社区调解员看到这一信息后,迅速来到李阿姨所在楼栋,并逐一寻访楼内居民,最终找到了物主。原来,这位物主搬来不久,因儿子搞装修,且老家的朋友需要油漆桶装东西,才让儿子把油漆桶收集起来,摆放在小区过道里,不承想给其他居民生活带来困扰。在社区书记和社区调解员到访不久,物主就清理了油漆桶和杂物,还大家一个整洁卫生的居住环境。

  微信公众号、微信群……一个个“掌上社区”载体,将以往没有时间参与社区活动的中青年群体纳入进来、将以往信息不对称的各层级社区组织吸引过来、将门对门都互不认识的邻里拉了进来、将拥有不同才华但互不知晓的居民请了进来……在线沟通、互动和回应,拓宽了社区治理渠道,提高了社区为民服务效率与水平。为此,六合区牢牢把握社区治理发展方向,全力抓好智慧社区平台升级版的使用、管理和完善、维护,强化考核,推进社区使用全覆盖,特别是依托智慧社区平台、社区微信公众号、社区法润民生微信群等载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链接更多治理主体,打破协商时空限制,及时响应,提高问题解决效率。截至目前,全区9个街道104个社区已实现智慧社区平台、社区微信公众号、社区法润民生微信群全覆盖。

  线上线下,是社区治理的“双翼”,缺一不可。在线上治理风生水起的同时,六合区全面启动社区为民服务阵地建设、强3千万元完善104个社区服务阵地建设,每个社区配备不少于2名“全科社工”,持续提高为民服务水平。此外,六合区还启动了为民服务、全程代办体系建设,进一步明确了“一门受理、一站办理、全科服务、全程代办”的要求,突出强调了实现群众“少跑路”、办理高效快捷的目的,在社区做到“面对询问一口清、提交材料一次全、传输信息一网尽、结果送达一趟行”,并为特殊群众提供预约服务、上门服务,让居民享受更加便利的服务。

  推进民主协商 社区治理水平跃升

  前一段时间,横梁街道上马村陶云组和卷帘周组多年的土地权属纠纷终于化解,这多亏了两个村民组理事会的辛苦奔波、居中调和。

  原来,在陶云组和卷帘周组交界处有一片约6亩的土地,因前些年农田复垦,田埂推平,界限变得模糊。这些年来,这片农田一直由陶云组村民耕种,久而久之“顺理成章”就属于陶云组所有。卷帘周组村民自然不会答应,他们认为,该片农田有7—8亩,陶云组最多只有5亩,剩下的都是自己组的。加之陶云和卷帘周两个自然组近年来一直没有组长,双方村民为此事各执一词,矛盾日益加剧。

  6月份以来,陶云组理事会会长陶长芹和卷帘周组理事会会长周明山,带领理事会成员主动介入矛盾,本着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原则,主动走访本组年长的村民,了解和回忆两组土地情况。经过前期大量走访和广泛征询村民意见,理事会成员对当年两组土地界址情况有了具体了解。

  他们获悉,多年前,两组的交界处有条分界沟,后因土地复垦变成一块平地,谁也看不出来分界线在哪儿,这块地就稀里糊涂地变成陶云组的了。为此,陶云组和卷帘周组村民理事会重新丈量两个组的分界土地,经测算此地块共计5.9亩,分界处有0.9亩土地属于卷帘周组。之后,村民理事会将这一调查情况向村民进行详细解释,并努力做村民思想工作。最终,村民们一致同意划分0.9亩土地给卷帘周组。就此,两个组多年来的土地纠纷终于得到圆满解决。

  “无论大事还是小事,有事儿商量着来。”村民理事会是以村民小组为单元的村民自治的重要载体,具有农村地区最朴实的亲缘、地缘优势,是新农村的“和事佬”“老娘舅”“新乡贤”,能够化解农村基层矛盾纠纷、实现村民自我管理,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在试点推进“村民小组自治”的基础上,六合区今年在全区范围内积极探索开展党建引领、“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的新型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基层自治水平。

  同时,六合区进一步厘清街镇与社区的职能边界,积极引导社区回归服务本职,更好履行基层自治组织职责,在城市社区广泛开展社区协商民主试点,积极推广社区实事项目协商、社区资金使用协商、社区议事规则等有效做法,不断丰富社区党群议事会、小区议事厅等社区“微自治”形式,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到社区自治中来,基层社区治理创新成效逐渐凸显。

  原标题:六合:做好社区治理文章 编织居民幸福生活

责任编辑:邹祖云
标签:社区治理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