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要闻

合肥:创新社区治理构筑居民“幸福港湾”

来源:合肥晚报 发布时间:2019-01-28 10:05:48

  社区是居民安居乐业的场所,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平台。社区兴则居民安,社区治则城市治。近年来,市民政局以完善城市社区治理为突破口,积极构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新模式,取得良好效果,居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满意度全面增强。
  突出政策引领,把牢社区治理“方向盘”
  早在2015年,我市便成立了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工作联席会议领导小组,近年来在社区建设、服务、党建,陆续出台了社会服务“1+4”政策、党建工作“三有一化”、《合肥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等一系列纲领性文件;今年8月初,我市召开第12次市委书记专题会议,专门研究城市基层党建和社区治理工作,按照责任分工,相关部门分头研究起草文件,即将形成具有合肥特色的基层党建和社区治理“1+8”政策体系,即《关于加强新时期城市基层党建完善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1个主文件及8个配套文件。政策的创新与完善为新形势下开创我市城市社区治理新局面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对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加快平台建设,打开社区治理的“金钥匙”
  打造便民服务平台,让居民办事更方便。全市95%以上的社区建立了“一站式”服务大厅,变“事出多门”为“一门办结”,辖区群众生活中遇到的大事、小事、疑难事,都能在“一站式”服务大厅得到受理和解决。打造居民活动平台,让居民活动有场所。城区社区服务用房平均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各部门分别在社区建立了“老少活动家园”、道德讲堂、城市生活e站、科普长廊等特色服务阵地。包河区按照城市规划建设与社区治理服务一体化的创新理念,投入近30亿元,规划建设33个社区“两级中心”(“社区中心”、“睦邻中心”),具备公共安全、社会福利、娱乐休闲、公共卫生、文化体育、科普教育、社区金融、社区办公等八大服务功能,形成满足群众全方位需求的“十五分钟生活圈”。
  立足智慧平安,按下社区治理“加速键”
  通过建设“一站通”政务服务平台,整合了9个部门(单位)72个服务事项以及81项证明项。网格员通过社会治理“一网清”平台采集更新数据,动态掌握民情,现已采集楼栋20462栋,人口2124086人,报事件40111件,信息采集效率提升为原来的3倍。同时,我市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已在城区全面推广应用,已为13440名老人提供家政、保洁、送餐等服务,受到养老机构、街道社区和老人的广泛好评。将平安社区建设与智慧社区建设相结合,通过“智慧门禁+视频监控”模式,运用高科技手段为居民“看家护院”,如包河区方兴社区依托智慧手段,将数字城管、综治维稳信访中心等7个平台进行整合,将辖区521个天网工程探头、538个居民区探头、130部移动手持视频、3台车载视频等4种视频系统融入到方兴社区综管中心平台,全方位收集、处理社区范围内社会治理和城市管理问题,案件处理率全市名列前茅,辖区四类可防性案件发生率合肥市最低。
  凝聚治理合力,奏响社区治理“大合唱”
  目前,我市“政府善治、社会共治、社区自治”的多元共治的社区治理格局初步形成。全市共有1310个协商委员会、958个实体协商平台,社区居民以协商议事的方式解决社区中的急难“微事”和“小事”,全年协商次数达到7415次,涌现出一批自治协商典型案例。如三孝口街道启动龚大塘老旧小区综合治理改造项目,通过居民协商的方式改造龚大塘小区,小区入口安装了小区标牌,安装了车辆识别系统,新建了自行车棚,铺设了沥青路面,增设公共晾衣架,一改小区往日 “脏、乱、破、暗”的环境,得到了广大居民群众的肯定。近年,我市各类社区组织也蓬勃发展,80%以上的街道社区成立了大工委、大党委,设立网格党支部1292个,拥有各类志愿组织1244个,建立了30个社会组织孵化园、84个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站),实现城市社区枢纽型社会组织“全覆盖”。其中也涌现了不少典型,庐阳区成立社会组织创新园,两年来孵化了32家社会组织,共开展活动1580场次,服务总人次31500余人。
  原标题:创新社区治理构筑居民“幸福港湾”

责任编辑:孔峤峤
标签:合肥,创新,社区治理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