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资讯 > 康养社区

投身中国养老产业必须认清4大挑战

来源:中国养老周刊 发布时间:2019-12-18 10:28:51

  从1999年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我国老龄化呈现出规模大、速度快的特征。预计到205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将达到峰值4.87亿,占总人口比例34.9%。老年群体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不断上升,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但同时也面临着4大挑战:

  养老服务业发展缺乏顶层设计,相关政策不健全

  首先,政策主体不够清晰。

  目前我国对“政府主导”的理解和落实不到位,政府缺位与越位并存。政府既是政策制定者,又是服务提供者和监管者,不同程度的存在政策缺位和职能越位问题。政府对应履行的基本公共服务职能的认识不到位,职能部门对养老事业缺少统筹规划和顶层制度设计,职责不清晰,导致养老服务业发展迟缓。

  其次,养老产业相关政策不健全。

  尽管我国针对养老产业的政策出台较多,但这些政策文件大多数处于原则性规定层面,缺乏具体的与之匹配的实施政策。而政策中给予的优惠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又面临着落实难的现实问题,不利于养老产业的规范化建设和快速发展。

  再次,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存在设计缺陷。

  主要表现为养老金负担沉重、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体系不健全、覆盖面狭窄。另外,公益性老龄服务设施落后、服务网络建设滞后。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主要集中在规模性住宅建设、道路以及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对于养老设施的关注较少,导致现阶段养老设施建设速度远赶不上人口老龄化速度。

  养老服务业需求巨大,并呈现多样化特征

  首先,养老需求数量和质量大幅提升。

  我国老龄人口基数庞大,增长速度快,老年群体对社会养老服务需求不断上升。据测算,2017年我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为4万亿,2018年将达到5.9万亿元,2022年将达到11.4万亿元,未来五年(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7.9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年人对养老服务需求的层次和品质也在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养老服务项目逐渐增多、服务层次不断提高、服务内容逐渐细化,不仅涉及经济供养和生活照料等基本的生存型养老服务需求,而且涉及体育健身、文化娱乐等发展型和享受型养老服务需求。特别是对于一些有较高收入的老年群体而言,对养老服务的内容和品质十分在意,追求更为人性化、更加优质的养老服务。

  其次,家庭养老亟需其他养老模式补充。

  长期的计划生育政策,中国家庭形成了典型的421家庭架构:4位父母,1对夫妻,1个孩子,421家庭结构也让子女的生活压力陡增,一对夫妻既要抚养子女,又要赡养老人,负担沉重。

  另外,传统的家庭观念逐渐淡薄,年轻一代越来越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往往忽视了对老年人生活的照顾和精神的慰藉。种种问题之下,传统的家庭养老越来越难以维持,需要其他养老模式来补充,为养老产业的发展提供空间。

  养老服务供需错位,供给质量较低

  首先,供给总量严重不足。

  我国老年照护体系的发展现状还相当薄弱,养老服务机构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老龄化急剧发展所产生的需求。截止到2016年末,全国养老服务机构24829个,养老床位730.2万张,年末收养老年人219.8万人。2015年末我国每千人拥有养老床位数为30.3张,而发达国家的床位数为60-100张。

  其次,供给产品单一。

  当前,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养老服务内容单一,服务层次较低,大多停留在基本的经济供养和生活照料上,属于家庭“保姆”照料,老年人迫切需求的医疗护理、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紧急救援、法律援助等中高端服务发展比较缓慢,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此外,“物质养老受重视,精神养老难实施”的现象普遍存在,政府购买养老服务中精神慰藉服务严重不足。

  第三,供给和需求错位严重。

  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4063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8.3%;高龄(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13.9%,达到3100万。预计到2050年,我国80岁以上老人超过1亿,失能老人增加到9750万。

  高龄老人因为部分生活能力的丧失以及生理机能的退化,健康状况逐步下降,因而其对护理服务需求也更为迫切。但当前我国社区和养老机构的主要功能限于基本养老,大多只能提供最基本的生活照料服务,能为养老需求最强烈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的服务较为薄弱。截止2015年底我国358.1万张养老机构床位中,年末收住老年人214.8万人,接收的失能、半失能老人为63.7万人,仅占全部失能、半失能人口的1.6%。

  城乡、区域差异较大,养老服务不均衡现象严重

  首先,城乡养老服务供给差异较大。

  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导致我国社会养老服务的供给存在巨大的城乡差异。根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统计,2017年城镇家庭月收入超过4000元的老人已超过1.06亿元,其中1600万老人的家庭月收入超过了10000元。与城镇相比,我国农村老年人的平均收入相对较低,据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农村老年人年人均收入为7621元。

  基础养老金方面呈现也存在着巨大差异,以北京地区为例,2017年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基本养老金为3770元/人,农村地区基础养老金仅为每月75元/人。由于农村老年人口普遍受教育水平偏低,拥有的财富水平偏低,可享受的社会保障不完备,因此老年人的消费能力和意愿都偏低,使得养老服务机构难以持续经营,导致农村的养老服务的投入和建设远远滞后于城镇,我国有76%的民办养老机构位于城市,仅有24%的民办养老机构位于农村。

  其次,区域养老服务供给差异较大。

  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养老服务水平。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我国养老服务水平也存在区域差异。整体而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由东向西呈下降趋势,与之相对应,养老服务水平也是东部较高、中部次之、西部较低。

  在养老体系中,财政对于养老体系的建设起“兜底”作用,主体投入不应是财政,更多的要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在发达省份,尽管财政投入较少,但社会资本进入较多,整体的养老投入总量仍然很多,而西部和贫困省份,则只能依靠财政转移支付,导致广大的农村地区以及中、西部地区陷入了社会化养老服务建设真空的尴尬局面,甚至在西部农村是两个基本没有,一个是基本没有居家养老服务;一个是基本没有社区养老服务功能。

  本文综合整理自国家信息中心,《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与挑战》原文刊于《经济预测分析》2018年第17期,作者:刘玉红 魏琪嘉,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原标题:投身中国养老产业必须认清4大挑战

责任编辑:黄雪莹
标签:中国养老产业,4大挑战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