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要闻

西安:社区去除行政化 服务群众干劲足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9-12-30 15:42:02

  12月17日一早,西安市新城区胡家庙街道万东社区主任寇译文便来到辖区院落,进行老旧小区改造入户调查,逐户询问居民生活情况及生活需求,并征求他们对小区改造的意见和建议。

  对寇译文来说,过去因为行政事务繁多,很少有大段时间像这样用拉家常的方式倾听居民需求。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以前社区每天不仅要完成本职工作,还要处理各种台账、调查、统计等行政事务。这样一来,走访居民的时间自然就少了。”寇译文说。

  工作量大、人手不足是社区面临的普遍问题。特别是长期以来,社区成为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延伸”,一些超出社区本职,社区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任务最终都落在了社区。

  以万东社区为例,辖区包含33个居民院落,有居民5736户,而工作人员只有12人。就这12名社区工作人员,所承担的行政事务一度达到270多项,涉及40多个政府职能部门。“仅开具证明这块儿,社区就承担了涉及卫计、消防、社保等方面的100多项证明。”胡家庙街道办副主任郭飞告诉记者。

  为基层减负,首先要“减政”,把本不属于社区承担的行政职能“减”下来。为此,胡家庙街道办厘清职责,把原来下放到社区的行政事务进行了精简,将居民低保、医保、保障性住房等事项的办理统一收归街道办,切实减少社区的工作量。

  “以办理居民医保来说,以前最忙的时候一天就要办理20多个新参保手续。现在这项事务由街道办统一办结,不仅方便了群众,还减少了我们的工作量。”万东社区工作人员小李说。

  行政事务做“减法”,服务群众做“加法”。事务性工作减少了,社区工作人员有了更多时间了解民情民意,解决群众的困难诉求。11月20日,万东社区工作人员根据前期走访掌握的情况,主动上门为家住万年路100号院的张大爷办理了70岁以上高龄保健补贴审核转报。寇译文告诉记者,现在他们的工作就是围着居民转,第一时间掌握居民的需求,并根据情况提供上门服务。

  包括万东社区在内,目前,胡家庙街道已在辖区的2个社区进行去行政化的试点,到明年3月将形成一套完整的去行政化的规范操作工作制度,让社区回归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本职。

  社区,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那么,在去行政化之后,如何提高社区服务能力?“互联网+”技术创新手段,让基层服务能力得到很大提升。“我们通过打造智慧平台,优化工作流程,让一些业务在网上办,从而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郭飞说。

  现在,胡家庙街道通过智慧街道云平台建设,实现了街道办便民服务大厅35项业务集中受理。同时,街道办将与居民关系密切的医保、养老、就业等事项办理下放辖区便民服务站,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

  事实上,不仅是胡家庙街道,建设智慧街道、智慧社区也是新城区推进城市治理精细化的创新探索。新城区通过“互联网+”等技术的运用,进一步提升基层管理和服务能力,激活“乘法”效应。

  “智慧平台可以把很多行政事务集中到一起,通过网络办理,提高工作效率,让街道办和社区更好地分配人力。以前一项业务需要配一个人,现在一个人可以办理多项业务,而且很多业务居民可以直接网上办理,不需要人工服务。”西一路街道智慧管理中心主任王永芝说。

  西一路街道于2019年2月启动了智慧街道管理服务系统,其中,智慧社区服务云平台可以在线办理56个为民服务项目。目前,辖区已有8个社区搭建起这样的智慧服务平台。

  为切实减轻基层负担,新城区主动做好“除法”,着力破除督查考核等机制障碍,去除冗余,优化效率。今年以来,新城区发文同比减少32%,全区性会议同比减少28%,并对“精文减会”情况常态化跟踪问效,进一步减小街道、社区的工作压力。同时,新城区已将51名新分配的选调生及新招录的公务员和事业干部补充到街道、社区,充实加强一线工作力量。

  “减负担不是减责任,卸包袱不是卸担子。区上和街道的减负举措让我们把工作重点放到与居民对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上来,以便更好地满足居民需求。”西一路街道红会社区主任杨雄说。

  减负要落在实处,新城区通过做好“加减乘除”法,优化再造工作流程,提升服务管理水平,让减负和惠民同步推进。(记者 刘曌琼)

  原标题:西安新城区:社区去除行政化 服务群众干劲足

责任编辑:黄雪莹
标签:社区,志愿服务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