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要闻

湖北黄石:社区管理让“旁观者”变“参与者”

来源:湖北日报 发布时间:2022-08-16 09:59:43
  8月12日,黄石市下陆区胜利社区纺机小区,夕阳西斜,老住户李元菊仍在为小区清洁忙活着,“周末回家的人多,得赶紧打扫干净。”顾不上擦汗,她用垃圾钳捡拾楼道塑料袋,两名志愿者打扫楼栋口的灰尘。

  “住户参与社区建设后,小区更美了,居民的面貌焕然一新。”胜利社区党委书记卫文娟说,变化源于该市启动的“我爱我楼 共同缔造”活动。

  共同缔造的核心在共同,基础在社区。作为基层治理的末梢终端,社区链接着美好生活的“最后一公里”,黄石以社区的基础单元——小区楼栋为突破口,组织发动群众,以建立和完善全覆盖的基层党组织为核心,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路径,发动群众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将“旁观者”纳入建设的“参与者”,当地社区干部、下沉党员、志愿者深入基层一线,与群众面对面沟通,通过组织“我爱我楼”动员大会、成立“文明楼栋”评审小组,收集居民意见,改善楼栋环境,监督处理成效。同时,设置楼栋环境“红黑榜”,健全居民考核评价机制,每月评选星级文明楼栋,使操作有章可循,评选更具说服力。

  “评上文明楼栋,居民进出脸上都有光。不小心上‘黑榜’,一个月都抬不起头。”黄石港区天方社区党委书记韩茂介绍,该社区协调周边商铺成立“邻里商铺联盟”,居民参与志愿服务后,可按时长积分在相关商铺抵扣现金消费。“买菜有优惠,理发享折扣,大家干起活来越来越有劲!”

  小区楼栋乱堆乱放的杂物不见了,许久不亮的楼道灯修好了,高空抛物、不文明遛狗等现象越来越少……“我爱我楼 共同缔造”推进之下,黄石各街道、社区“软硬件”同步改善,居民家门口的幸福感不断升级。

  截至目前,借此活动该市协调解决3000多件事关居民切身利益的小事实事,居民满意率从去年的96。62%升至98。38%。

  黄石开发区·铁山区铁山街道胜利路社区——

  楼上楼下共点一盏灯


  8月11日,走进黄石开发区·铁山区胜利路社区,微风拂面,一路干净整洁,每个门栋前都有“我爱我楼”标牌。

  “自2014年起,我们就在尝试协调整合资源,引导居民共建共享,探索社区治理新路径。”胜利路社区党委书记潘晓梅介绍,因社区居民大部分为同一单位职工,关系密切,几十年来始终保持着共同议事的传统,当时通过居民选举,社区内顺利选出了园区长、楼栋长和门栋长,并不断吸引党员、志愿者加入社区自治队伍。

  72岁的胡德荣,就是在那时被推选为兴冶路24栋楼栋长的。可刚上任,她就被“一盏灯”给难住了。“楼栋里一直没灯,太阳一下山,大家出门、回家都不方便。”胡德荣说,在她成为楼栋长前,就曾因为门前缺少照明,回家时扭伤过一回脚。“之前我还提醒过邻居要注意,没想到自己先受了伤。”

  不久后,胡德荣委托社区工作人员上门,摸排安装条件,怎么布放电源线、如何安装电表……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完成后,照明灯本可由社区统一免费安装,但几十户人家同进同出,电费该由谁来承担?

  “低楼层的居民觉得用不着,但高楼层住户又有需求。简单一件事,惹出不少矛盾。”胡德荣说,为此她挨家挨户了解情况,聆听邻居们的意见,调解、理顺各方需求。同时,她带领门栋长、党员中心户发挥表率作用,带动其他居民参与社区自治,在打扫楼道、铲除“牛皮癣”等活动中与他们逐步建立信任。

  “电线可从墙外走,不会影响大家的日常生活,请老邻居放心。”

  “电费方面,我们可以用社区积分来兑换,每个季度楼栋不都可以兑换40元吗?用这笔奖励来支付电费绰绰有余。”……

  不久,胡德荣组织召开楼栋会,与会居民纷纷提出建议,最终在楼道廊灯改造方案和电费缴纳方案上达成一致。

  如今,24栋的住户们再也不用摸黑进出,明亮的灯光也照亮了他们彼此的心路。“见面打招呼,闲时聊会天,大家的关系比以前更好了。”胡德荣说。

  黄石港区花湖街道天方社区——

  下沉党员认岗认事认亲


  8月12日上午,黄石港区花湖街道天方社区,下沉党员范进军拎着书包、衣服、牛奶等物品,反复确认自己是否还有什么落下,“心心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周末要有人陪伴,营养也得跟上。”

  社区7岁女孩心心(化名)命途多舛,与年近八旬且病痛缠身的奶奶和智障的姑姑相依为命。社区党委走访时了解其家庭情况后,认为心心除了需要物质帮助外,更缺乏陪伴,于是向下沉党员发出一张“周末家长”认亲任务单,每个周末由一名党员干部不限时长不限方式陪伴心心。

  短短几天时间,就有20多位党员接单。每一名“认亲”接单的下沉党员,都用温柔又细心的陪伴,将温暖传递给心心。

  疫情期间,下沉党员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随着疫情稳定,下沉党员微信群不活跃了,来社区少了,参加志愿活动也不积极了。天方社区党委书记、主任韩茂介绍 ,社区优化下沉党员服务模式,建立“认岗、认事、认亲”三认清单机制,让下沉党员利用行业优势和专业特长精准发力,解决居民群众的烦心事、忧心事,把下沉的20个小时转变为一份实实在在的实事清单。

  天方社区组织和动员辖区内200多名下沉党员、社区居民、全过程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结合辖区商铺多的特点,整合资源,由党员商户牵头组织,成立“邻里商铺联盟”,采取“老人点单,商户接单”的运行机制,优先为社区老弱病残孕群体提供上门理发、送餐、送药、维修、家政等服务。

  目前,邻里商铺联盟已有20多家商户加入,社区优先对联盟商户进行宣传和企业帮扶。随着“邻里商铺联盟”运行不断步入正轨,老人们的服务有了保障,也给商铺带来更多的生意客源。

  天方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社区党委将努力把党的工作触角延伸到城市的最基层细胞,不断推动力量下沉至小区,让居民随时随地能看到党员的身影、体会到党组织的温暖。

  下陆区团城山街道石榴园社区——

  “初心驿站”成居民第二个家


  “这项业务能帮我在手机上办一下吗?”“请问今天放什么电影?”……8月12日,位于下陆区石榴园社区竹林苑小区的“初心驿站”刚开门,就有不少人上门咨询、办事,前来纳凉休闲的居民络绎不绝。

  “您别急,先把资料填好,再做人脸识别。”柜台前,社区网格员柯双耐心地为一位住户办理好养老待遇领取资格认证。

  “下午看《长津湖》,记得早点来。”志愿者付晓琴每周搜集居民观影需求,周五集中在“初心驿站”放映。

  “开展‘我爱我楼 共同缔造’活动,我们要从楼里美到楼外。”石榴园社区党委书记江凤梅说,该小区原属大冶铁矿职工大院,住户密集,老年人占总人口的40%,如何提供集约、高性价比的公共配套空间,一直是社区干部们的“心头大事”。

  今年初,社区工作人员通过走访小区居民,广泛征求意见,决定将小区废弃的停车棚改造成网格服务站和全科社工站,取名“初心驿站”。改造完后,免费WiFi、空调电扇、书柜电视等应有尽有,居民下楼即可办理业务、咨询政策、交流娱乐,还能拓展社区干部、志愿者的服务阵地,实时对接住户需求。投用不到3个月,驿站人流量稳步提高,不少居民已将它视为小区内的第二个家。

  “以前走路去社区服务中心要半个小时,现在家门口办事,还能和老邻居们一起聊天纳凉,真是太开心了。”65岁的居民贾申文因腿脚不便以往不怎么出门,可自从楼下的“初心驿站”开门后,他却成了这里的常客。

  “时不时来这里看看老同事、老邻居们拍的照片,都是当年宝贵的回忆。你看这棵树,四十年前我还在下面乘过凉。”照片墙边,老住户郭师傅嘴角带笑。

  以“初心驿站”为切入点,该社区进一步延伸服务触角。“依靠‘初心驿站’搜集的居民需求,社区爱心食堂即将施工,今年底对外开放。”江凤梅说,小区环境越变越好,许多离开多年的老居民也纷纷搬了回来。

  西塞山区牧羊湖街道花园路社区——

  社区能人团队护航未成年人


  “感谢社区提供心理辅导,帮助我儿子回归正常轨道,考上了大学。”8月10日,西塞山区牧羊湖社区居民程女士,感激地对社区工作人员张楠说。

  “牧羊湖社区常住居民3548户共10803人,未成年人3128人,占比达到28。9%。”张楠介绍,如何帮助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迷途知返,一直是难题。为此,牧羊湖社区创建关爱未成年人创新实践站,团结辖区内检察官、律师、心理咨询师、专业司法社工等力量,从预防、关爱、到帮扶,多方位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实践站就设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二楼,有心理咨询师沈彬·少年家教室,民主党派鲁彩萍·法律服务室,社工·司法帮教室,还有一间心理咨询室。

  “从家庭教育、心理辅导的角度出发,举办家庭教育讲座,从家庭层面调节亲子关系。”心理咨询师沈彬·少年家教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工作室一对一跟踪帮扶家庭605户,每年平均开展线下讲座122场。

  民主党派鲁彩萍·法律服务室,由知名律师鲁彩萍领衔,还吸引了主持人、教师、企业家等25人成立团队,专门帮助面临厌学、亲子关系紧张、学习压力大等问题的少年,特别是帮助不慎犯罪的未成年人迷途知返。负责人鲁彩萍介绍,工作室将120余名不慎犯罪的未成年人拉回正途,其中45人重返学校并考取大学。

  社工·司法帮教室,依托西塞山区人民检察院创建的晨鹭工作室,每周派6名社工志愿者轮值。西塞山区检察院检察官刘玲说,工作室将家庭教育指导纳入对涉罪未成年人的帮扶计划,该队伍成立以来已累计帮扶未成年人112人。

  “让社区能人参与治理,很多社区束手无策的事情,到他们手上容易多了。”张楠说,“如今有事就找他们,社区省心不少,居民满意度更高了。”

  黄石港区沈家营街道红旗桥社区——

  文明楼栋评起来、赛起来


  8月12日,黄石港区红旗桥社区举行居民评审团评审文明楼栋活动,由社区业主委员会、物业负责人、网格支部书记、居民代表、社区干部组成的20多名评审团成员,来到磁湖东城A区2栋、华润大厦进行现场评审。

  “请大家从一楼检查到顶楼,睁大眼睛发现问题,根据标准进行评分。”社区党委副书记胡玲玲向评审员布置任务。随后,20多名评审员分成7组,拿着文明楼栋星级考核评分表,对32层楼逐一查看,看是否有乱堆乱放、墙面污损、空中线缆、硬件设施缺损等问题。

  这是磁湖东城A区2栋第三次主动申报社区五星级文明楼栋评选,前两次评选中,都因隐蔽角落的牛皮癣,只被评选为四星级文明楼栋。

  “小区其它两栋都已评为五星级楼栋了,2栋也不能落伍。”居民柯保华今年67岁,是名老党员,她和小区业委会成员张秀春组成搭档,每天义务巡楼,引导居民们一起整改,自查自纠后,又申报了第三次评审。

  “我看了整个大楼,干净整洁,真的很不错!”一名评审员说。7个小组最后汇总,现场打分,给出100分。“终于入围了五星级楼栋!”柯保华听到后,高兴得合不拢嘴。随后,评审团来到华润大厦,因有居民乱堆乱放、牛皮癣等问题,只给出75分。

  自今年4月底起,红旗桥社区开始评选文明楼栋,成立评审团,每周五进行一次评审。截至目前,已评选出五星级楼栋5栋,四星级楼栋5栋,三星级楼栋3栋。

  社区党委书记潘兵介绍,对照文明楼栋创建标准,按照楼栋申报、所在网格支部初审、社区党委审核的流程,组织评审团成员现场评审,得分85分以上评为三星级、90分以上评为四星级、95分以上才能评为五星级。对被评为“星级文明楼栋”的,进行授牌仪式,挂在楼栋入口,并实行动态管理。连续两个月成绩稳定的楼栋,将向街道推荐,参与全市“五星级文明楼栋”评选。

  黄石市首批“五星级楼栋评选”中,红旗桥社区有3栋楼入围。潘兵说,“让居民参与评审,社区文明楼栋创建工作动起来、比起来、赛起来了!”

  记者手记

  唤醒沉睡的“主人翁”意识


  □ 马文俊

  楼上楼下,烟火可闻,也是城市人心汇聚之地。

  长期以来,囿于管理传统和有限资源,社区治理惯于单向发力,“一阵风”运动式突击虽能短期见效,但因缺乏内生动力、长效机制,很难在基层走深落实。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社群边界日渐模糊,不同人群越来越倾向于发出自己的声音,基层社会治理的目标、内容、方式随之改变,数量最多、力量最大的住户居民正成为社区共同体建设的“C位”。

  如何将这些曾经的“旁观者”变为当下的“参与者”?黄石的尝试以“我爱我楼 共同缔造”活动破题。与以往单纯依靠社区干部、志愿者不同,此次改革意在凝聚民力、重塑民心,全面激发其自治潜力。

  邀请居民共谋小区工作、共评建设效果,走出自家的“一亩三分地”,走向社区楼栋这一延伸阵地,当地持续提升社区工作中居民的知晓度、认同度和参与度。与此同时,居民对社区的责任感、认同感、归属感也在实践中不断加强,齐心缔造美好家园成为大家的共同愿景。

  当沉睡的“主人翁”意识被唤醒后,家门口的幸福事业,自然会越干越有劲。(记者马文俊、龚雪 通讯员李干胜、陈子才、江虹、丁元拾、戴鼎、谢忠方、汪涛、陆红婷、胡贤锋)

  原标题:门里是家 门外也是家

  黄石社区管理让“旁观者”变“参与者”

责任编辑:刘腾腾
标签:社区,治理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