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居乐业

成都:探索社区发展治理新路

来源:成都市政府网站 发布时间:2018-08-22 15:14:30

  我市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拓展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发展治理渠道

  成都作为四川区域发展的“主干”,超大规模城市对社会治理提出的挑战日益严峻。从市级社会组织孵化园,街道、社区孵化培育中心,到社区发展基金会和社会组织学院……我市坚持将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切入口,努力搭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发展治理“三大平台”,探索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符合特大城市治理规律的社区发展治理新路。

  搭建培育孵化平台

  增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发展治理能力

  位于二仙桥北路28号的成华区社会组织孵化园内,一场场头脑风暴链接着社会组织如何有效参与社区发展治理。园内不仅为社会组织提供免费的办公场所,免交水、电、网费外,还针对社会组织的需求提供一对一专业化辅导和能力建设等各类福利。今年内,园区将挂牌成立成都市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基地,进一步为社会组织能力建设提供扶持。

  “今年以来,我们大力改革管理制度,放宽审批条件,简化审批流程,对公益慈善、城乡社区服务等4类社会组织实行直接登记,对暂不具备登记条件的社区社会组织实行备案管理,为一大批有能力、有想法的社会组织打通了障碍。”市社治委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说,我市还成立了成都市培育发展社会组织专项资金,每年财政预算为3500万元;近三年通过专项资金扶持项目达到564个,覆盖全市近一半社区,受益群众超过100万人次。

  “通过软硬件一系列组合拳搭建孵化培育平台,成都社会组织数量实现了快速增长,到2017年底全市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达1.1万个、备案管理的社区社会组织9600个,近十年年均增长率达10%,整体呈现蓬勃发展态势。”该负责人表示。

  搭建作用发挥平台

  拓展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发展治理渠道

  成都市创想社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正是从社会组织孵化园走出的公益项目之一。该组织以社区居民实际需求为导向,分别在成华区圣灯街道、保和街道,金牛区沙河源街道等举行各类受群众喜爱的民俗活动,拉近社区居民间的距离,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喜爱度。该项目主要负责人何爽表示,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成效既得益于在孵化园中获得的专业化能力建设,也与市上不断拓展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发展治理渠道密不可分。

  “当前,全市每年投入支持社区营造的资金超过15亿元,到2020年全市开展总体营造的城乡社区将达90%。”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加大政府购买服务的力度,成都正将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交由社会组织承接——近三年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益服务项目资金达6.19亿元,并要求每年新增政府购买服务中,向社会组织购买的比例不低于30%。

  每周六上午10点,武侯区玉林街道青春岛社区的剪纸微博物馆就成为了辖区居民带着孩子开展美术、手工、阅读分享等亲子活动的乐园,活动完全免费。这是街道青春岛社区和一家名为贝贝童话的社会组织开展的共建项目之一。

  同一时间,黉门街75号子非书院内的亲子国学诵读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社会组织成都市传统文化促进会邀请省市知名国学老师,带领家长和孩子着汉服诵读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

  这类的共建项目还有很多,如成都传媒集团先锋党支部认领的匠心课堂项目,每周二、四为居民提供插花、绘制脸谱、棕编等手工艺免费课程;大师传承堂项目,每周邀请一位非遗大师走进社区,为居民免费传授蜀绣、剪纸、皮影、竹编、蜡染、油纸伞等传统技艺……

  作为全市社会组织发展较早、数量较多、成效较好的“网红”街道,玉林街道以“花开玉林”为抓手,以党建引领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为切入点,通过参与式共建,让社区有温度;众筹式互动,让社区有情怀;共享式营造,让社区有品质,促进社会组织和居民群众成为建设美丽家园、创造美好生活的推动者、参与者和共享者。目前,该街道已培育引进社会组织100余家。仅2017年,落地玉林的市、区各级社区营造和公益创投项目就达15个,项目支持资金近百万元。街道还成立了花开玉林公益基金,全面推进以背街小巷整治为主的社区营造项目。

  “通过大力实施社区总体营造项目,由社会组织进行参与式陪伴,催生出大量社区自组织,极大提高了社区居民自治共治能力。”成都社会组织学院常务副院长雷伟春说,当前,我市正大力引导建立社区微基金,统筹社区居民、辖区机构及社会各界人士自愿捐助的资金,委托专业社会组织运营,定向用于改善社区环境、资助社区公益项目等方面。据悉,目前,全市已建立198只社区微基金,每只微基金的平均规模在3.68万元。武侯区、青羊区等区县正在筹建社区发展基金会,计划年内开始运营。

  搭建持续发展平台

  充实社会组织

  参与社区发展治理的后劲

  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如何才能使社会组织参与到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工作取得成效的同时,增强其后劲和可持续性?

  “我们建立了11个社会组织实训基地,大力推进社会组织人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和人才支撑。”市社治委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市正积极发展枢纽型社会组织,让其成为各类社会组织间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的支持平台,发挥桥梁纽带和辐射引领作用,推动社会组织聚合发展、良性发展。

  以全国首家以社会组织党建研究为重点开展项目的成都社会组织党建研究学会为例,两年来,该组织完成调研报告52篇,将近40万字;积极打造基层社会治理特色智库,涵盖来自中央党校、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知名院校和机构的特邀研究员15人;依托红星国际8号楼,以社会组织党建为主线,打造集社会组织发展和风采展示、情景体验、宣传教育、交流学习、资源链接等功能于一体的社会组织交流展示中心,取得初步成效。

  值得关注的还有作为基础平台持续向社会组织赋能的成都社会组织学院。学院系统开发了以“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为主题的特色课程体系,涵盖成都社会治理改革实践、一核多元、简政减负、共建共享、党性教育等20余门课程。在建设多元师资队伍的同时,立足成都实践,总结成都案例,打造特色点位,开发了46个现场教学点、64个实训基地、12个党性教育基地和24个改革创新示范点;成功举办“传递成都社会组织时代强音”“社会组织发展与社会组织党建”等20余场研讨活动。

  与此同时,我市还积极引导社会组织与市场资源结合,促进有条件的社会组织从非营利性服务机构向社会企业转型,提升社会组织自身造血功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责任编辑:张雅
标签:社区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