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全国各地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 探索多层次养老新模式

来源:中国社区网 发布时间:2014-09-03 08:42:31

  (中国社区网整理报道)2011年至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平均每年增加老年人860万;老年人口比重将由13.3%增加到16%。未来2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至2030年全国老年人口规模将会翻一番。

  与人口老龄化相伴而生的是“4-2-1”型家庭日益增多,高龄老人、病残老人、独居老人、空巢老人比例越来越大。关注老人生活,帮助他们安度晚年,是政府和全社会的责任,也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内容。

  重庆丰都:社区养老服务站让老人乐享晚年

  日前,记者在树人镇白江洞村社区养老服务站看到,老人们欢聚一堂,有的在聊天,有的在下象棋,有的在看书读报,个个玩得很开心。“我们村留守老人越来越多,他们的子女都在外打工,老人独自在家无人照顾,也倍感寂寞,于是村上建起了社区养老服务站,力所能及地帮助老年人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都有了老有所乐的好去处。”白江洞村党委书记杨家国说。

  独居老人不再孤独

  “廖令章,吃了早饭没得嘛,今天你我兄弟俩还是去社区养老服务站下两盘象棋噻。”“要得要得,我刚好吃完了,马上就跟你一路走哈。”正在屋里洗碗的廖令章,听到院门外谢春林在约自己的声音,就连忙扯开嗓门应答道。

  廖令章和谢春林住在同一个组,两人均已年近古稀,他们的子女分别在福州和厦门打工,加上他们的老伴也都去世,于是他们在家”独守空房”,平时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感觉非常孤独和寂寞。自从村里建起了社区养老服务站,两位老人就成了那里的常客,只要是天气晴好的日子,他们就相约去那儿下象棋。

  在白江洞村社区养老服务站,记者发现一位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的婆婆,只见她正在教几名老婆婆扭秧歌。她的腰肢柔软,绰约多姿,不时赢得阵阵喝彩声。

  这位婆婆叫秦新碧,别看她现在天天都喜笑颜开,爱唱爱跳,但前两年因为老伴过世,曾一度变得寡言少语,觉得生活越来越没意思。“我不怕老,也不怕死,但是我就怕孤独。”老人说,后来,她想到了来社区养老服务站排解郁闷,这里有跟她情况类似的老人,大家接触后,居然还谈得来,渐渐地走出了过去的悲伤状态。

  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杨家国介绍,自社区养老服务站建立后,他们通过认真调查摸底,将辖区老人的性别、年龄、住址、健康状况、经济状况、兴趣爱好、服务需求等基本情况,以及老人及其子女的联系方式等信息建档立卡,以便更好地开展养老服务工作。

  村里的李明康是一名分散居住的五保老人,他的住房是土墙瓦房,修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经历半个世纪的风吹雨淋,房屋破败不堪,四面透风,房顶漏雨,已经成了危房。李明康经常来社区养老服务站玩耍,就如实向工作人员反映了住房情况,立即引起了村干部的重视。“我们请来镇上的领导现场踏勘,评定李明康的住房为C级危房,于是由村上出面雇请劳力,对他家的房子进行了维修,并对地面和院坝浇筑了混凝土,直到让他感到满意为止。”杨家国说。

  杨世龙老人今年78岁,育有一儿一女,儿子长期在福州打工,女儿远嫁湖北,多年来,老人已经习惯了在家独守孤独。但让老人不能容忍的是,儿女逢年过节不但不回家看望自己,甚至连电话也不打一个。社区养老服务站工作人员获悉情况后,通过苦口婆心地做老人儿女的工作,最终说服他们每月至少给父亲打一次电话,并在每年春节回家看望老人。

  社区养老渐成气候

  白江洞村社区养老服务站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居住在本辖区内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工作人员根据老年人的不同情况,分别提供不同方式的服务。目前,该村有60周岁以上老人600多人,其中留守老人占60%。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大部分老人仍愿意选择居住在家养老,以满足他们在亲情、乡情和家庭氛围等方面的心理需求。

  树人镇分管民政工作的副镇长蒙秋生认为,社区养老不同于传统家庭养老和养老院机构养老,目前这种“不用入住敬老院,不用花钱,每天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健身锻炼、文化娱乐、心理慰藉”的养老服务模式,越来越受到该镇老人们的青睐。“目前,我镇已建成白江洞、大楼脚、双凤山、大柏树等4个城乡社区服务站,并配套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有电脑、办公桌、办公椅等办公设备。”蒙秋生说。

  蒙秋生表示,如何缓解传统家庭的养老负担,让老人的老年生活更有保证和品质,这就需要依托社区的力量,整合及提供专业的服务、技术和场地支持,使老人在家庭、社区就能享受到便捷、周到而且全方位的养老服务。图为老人在树人镇白江洞村社区养老服务站下象棋。

  湖北武汉百步亭社区:20年的养老情怀

  全国政协常委、百步亭社区党委书记茅永红《关于加大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的力度的提案》,2012年被评为优秀提案。这是从第十一届政协5年来收到28000多件提案中推荐优选出来的。

  2007年来,茅永红一直围绕社区管理、社区养老、养老服务等问题,提交30余份提案。探索出集政府、社会、社区多方力量,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服务的多种社区居家养老模式。

  百步亭探索养老  居家养老最切合老年人需求

  据调查,2010年我国老龄人口80%以上是“空巢老人”,绝大多数老人因为子女无法在身边照顾会遇到如就医困难、出行不便、一日三餐太麻烦、精神生活乏味等诸多问题。

  目前,全国90%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即居住在原本生活的家庭、社区里养老,事实证明,作为老年人长期居住生活的社区,承担养老社会责任有先天优势。社区与家庭切合最为密切,社区养老更容易被居民接受,既降低养老成本,又解决老人的实际困难,缓冲政府和家庭的压力;社区养老既可保留家庭生活,享受家庭亲情;社区服务又能使老人得到较好照料,弥补家庭养老不足;老人还能直接接触社会,享受友情和邻里情,满足“空巢老人”心理需求;社区完整、成熟生活配套,熟悉的生活环境比专业养老机构更能让晚年生活充满活力。

  基于这些考虑,百步亭社区集合政府、社会、社区志愿者等多方力量,为社区每一位老年人打造安逸的晚年生活。

  首先充分挖掘市场力量,投入社区养老服务,如家庭医生、家政服务、心理咨询、老年大学,以及昼夜应答物业等服务集中于区,提供便利快捷服务。

  百步亭社区物业服务将“空巢老人”作为重点服务对象,提供上门维修、应急抢险等服务,消防、监控中心实现24小时值班,日夜照料老年人。提供低价家政服务,既可以解决老年人生活难题,又帮社区解决下岗人员再就业问题。

  再是充分发挥政府力量,让社区每一位老人都享受服务。百步亭社区实行买岗服务,对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符合政府政策条件的特困“空巢老人”,社区通过募集基金的方式,拿出资金购买服务,聘请服务人员,为“空巢老人”提供服务。

  最后是广泛开展社区志愿服务,社区志愿者居住和生活在老人周围,有利于就近就便解决居民最现实的生活难题。百步亭社区将志愿服务寓于日常生活之中,采取结对子和登记的方式,为街坊邻里提供快速便捷的志愿服务。居民有需求,找得到、叫得应、来得快、办得了。有条件的“空巢家庭”,对志愿者的服务给予一定的补偿。

  志愿服务成本底,服务效率高,能最大范围、最大限度的满足了居民的生活需要,另外,充分利用、盘活离退休人员的人力优势,既可以有效发挥中老年人的余热,又可以充实他们的老年生活,实现自身价值。

  百步亭20年探索社区居家养老  创新4套养老模式

  目前,多数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即住在家里度过晚年生活,百步亭为居民家庭分担养老重任,把社区当做试验田,为老年人提供家庭无法提供的养老服务。 百步亭20年探索社区居家养老,创新4种养老模式:

  一是居家养老

  社会90%以上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方式,百步亭社区65岁以上老人现有7200多人,大致分为3类。一类是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护理服务的老人,主要有困难老人、失独老人、高龄老人、残疾老人;第二类是社区重点关照的老人,如空巢老人,为社区文明创建作出贡献的老人以及积极参加社区各项活动的老年志愿者;第三类是有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其他老年人。

  对一类老人,百步亭全面进入服务名单底册,落实区政府的相关政策,如独居、生活困难并卧床不起的老人,全年免费服务365小时,80岁以上老人,利用政府补贴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和服务商家给予优惠。如购物低于超市价5-10%,送餐免人力费,家政服务优先安排人员和降低起步价等。

  对二类老人,百步亭也列入服务名单底册,社区各项活动优先、优惠安排他们,对他们的服务要求,努力满足。如百步亭开展老年人夏季用品进社区销售活动,老年人免费看电影活动,老年人结社参队活动,深受老年人欢迎。社区还通过物业志愿者,免费为他们提供家庭维修,如水电故障的人工修理费等。我们还通过社区志愿者,为他们提供免费的送餐及做清洁、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

  对其他老人,我们通过强大的信息系统和服务网络,为他们提供各类电话咨询和服务商家,满足他们的个性需要。

  在江岸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百步亭社区先行试点,建设具有百步亭特色的居家养老信息平台系统,向65岁以上老人免费发放1000部“一键通”手机,高龄及行动不变的老人,只要记住几个键便可分别联到社区信息平台或亲属。“一键通”充分整合政府、社会、社区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及时、全面、有针对性的为老人提供服务,另一方面,通过服务反馈,了解老人生活的真实需求,为不断改进、完善社区养老服务配套提供依据。

  社区养老信息服务中心每天开展老年人使用“一键通”情况调查,结果显示99%以上老人的手机都在开通中。从使用情况来看,信息平台建设达到我们预想的效果。

  二是日托制“托老所”

  百步亭社区廉租房苑区文卉苑,居住着将近3000户贫困人口。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居民约300余人,长期独居独处使他们倍感孤独。针对这一需求,百步亭社区在文卉苑辟出约500平方米场地,建立一所日托制“托老所”,设有服务咨询室、日间休息室、多功能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医务室、健身康复室和配餐室,还在室外配备了一个活动场,每日2名工作人员免费服务,提供一顿午餐服务。老人们白天到此下棋、打球、习书法、看书、上网聊天等娱乐活动,晚上各自回家休息。这种模式既解决了老人日常生活问题,又保证了老人的私人空间,目前社区有2%的老人选择日托制养老方式。

  三是社区内“互助合作”养老服务

  百步亭社区创新的“互助合作”养老模式有3种形式:第一种“结对互帮”型,如身体强壮的老人与体弱多病的老人结对子;兴趣相异而要求互补的老人可以结对子;文化层次不同的老人也可以结对子。社区如此牵线搭桥,使得身体较弱的老人可以得到身体强壮老人的帮助,省却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不便和苦恼。

  社区居委会群干将饮食习惯、口味特点相似而又不愿意做饭的老人组织到一起,形成“搭伙食堂”型养老,他们共同雇请钟点工每日买菜、做饭、保洁,既经济实惠,又是一次聚会,回到家,还有自己私密空间。

  比“搭伙食堂”更“亲密”的养老模式是“抱团合住”。即由几家空巢或独居老人集中居住某户,其他房子腾空出租,用租金补贴生活以提高晚年生活质量。百步亭社区群干调查发现,许多空巢老人希望晚年生活质量能提高,如享受一些自费的医疗保健服务、家政服务、旅游娱乐服务等,但他们的退休金只能保障日常开销,无法提供这些享受型项目。“抱团合住”获得的租金可实现他们的愿望。

  “抱团合住”使养老不再停留在满足基本生活精神需求上,还能创造价值,创造更高质量晚年生活,同时还能为社会腾出更多的房源,大大提高房屋的利用率。“抱团合住”养老方式较新,目前很少老人选择该方式。

  四是社区全托制“养老院”服务模式

  百步亭收集社区所有老人信息,发现相当数量的高龄老人、病残老人、独居老人希望能够住进社区养老院,这些老人要么无人照料,要么子女繁忙。

  社区全托制“养老院”应需求而生,社区将闲置的公共用房或一楼架空层改造装修成社区“养老院”,设置医务室、图书室、计算机室、健身房、洗衣房、厨房、紧急呼叫系统等。这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比养老机构实惠,减轻家庭负担和麻烦,又方便家人随时探望,老人也可与亲朋邻里在社区玩乐。

  社区全托制“养老院”服务社区需求量很大,但存在场地限制、床位存很大缺口、社区资金有限等困难,百步亭社区建议政府在房地产开发的规划设计中,比照居民公共用房、车位配置等公建项目,将养老设施作为公建配套设施列入规划设计审批之中,也可以采取建设补贴吸引企业参与新建,或采取床位奖励,鼓励企业参与服务,通过市场运作形成良性循环。

  集20年精髓发力  百步亭“金桥公寓”呼之欲出

  从1995年到2014年,百步亭社区养老建设沉淀近20年,茅永红书记多年研究总结出,居家养老配套服务一定要包括上门医疗服务、基本生活服务、上门探访服务、外出陪伴服务、法律咨询服务、老有所教服务等,集经济实惠、方便快捷、灵活丰富于一体,既把养老功能融入生活,又将生活品质提升至更高层次。

  百步亭社区集20年精髓,将梦想孵化为现实,推出百步亭式养老样板——金桥公寓。

  老人吃饭问题如何解决?金桥公寓3楼有公寓食堂,每日7:00—21:00提供三餐,食材可溯源,确保安全,根据个性需求“私人定制”营养餐,并上门送餐服务。

  老人看病难怎么办?苑区内康复医院每年免费为60岁以上老人体检一次,建立家庭健康档案,跟踪服务老年人健康。提供常见病、慢性病等康复理疗服务,还可就近享受武汉市中心医院的医疗资源,实现专家会诊,双向转诊。

  老人精神生活如何丰富多彩?楼群老年大学开设书法、国画、摄影、电脑、声乐、舞蹈、太极、葫芦丝、二胡、时装等兴趣班,并定期举办书画展、摄影展、读书会、文艺表演、乒乓球赛、台球赛等活动来丰富老年人的兴趣圈子,帮老年人您找到一个兴趣,乐享一种生活。

  老人独居孩子如何放心?“百步亭”物业为国家物业管理一级企业,获“全国物业管理优秀示范小区”奖,金桥公寓物业延续百步亭物业20年社区管理经验,对金桥公寓实施24小时值守,老年人家家设有应急呼叫系统,提供咨询、应急、代缴、代购等服务。专业的家政公司为老年人提供保洁、做饭、洗衣、理发、心理辅导、陪护等服务。

  金桥公寓党员和群众服务中心提供老年证年审、社保年审、社会福利、人口计生、就业咨询、住房保障等10余项服务,设有谈心吧、聊天室、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群众议事等场所,还会定期开展社区大讲堂、文化娱乐、文体健身、 教育培训等活动。

  此外,金桥公寓进可繁华,退有宁静。金桥公寓地处后湖腹地,金桥大道与井南大道交汇处,四周分别是市民之家、塔子湖体育中心、长江传媒大厦、后湖生态公园,步行5分钟可到地铁3号线,轻松到达武汉市所有的商业中心、文化区、王家墩商务区等重要功能区。周边有市级示范中学、市级示范小学,苑区设幼儿园。

  金桥公寓楼下苑区有光韵水池、特色水景、文化亭廊、林荫小道、中庭花境,依据老年健身需要,还设有慢跑步道、健身器材等器械。“小时玩泥巴,老来去养花”,园区内提供专用花圃、专业指导,让老人回归田园慢生活。

  百步亭社区将“百步亭文化”搬进金桥公寓,百步亭社区“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倡导亲情友情邻里情,让老人身边有亲人般的体贴,社区将组织志愿者与老年人结对关爱,每天一次问候,每周一次上门,每月一次活动,保证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质量。

  金桥公寓承载百步亭20年养老情怀,汇聚百步亭社区20年社区发展精髓,升级了百步亭社区10大特色养老服务。

  2012年3月16日,人民日报聚焦两会养老话题,将百步亭在社区居家养老中的探索、成就写成内参,武汉市社科院专家曾表示:“如今,养老已从社区问题逐渐发展成为社会难题,百步亭社区20年前开始研究养老,是全国养老话题探索的先驱,20年后,百步亭社区成为全国居家养老的样板社区。20年养老情怀的沉淀,必然成就居家养老事业的蓬勃发展。”

责任编辑:俞菲
标签: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模式,社区养老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