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传统文化服务民族复兴

来源:前线网 发布时间:2014-09-26 15:49:19

  怎样对待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执政历程中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的任务,要求从孔夫子到孙中山,“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1940年1月,毛泽东又在著名的《新民主主义论》中进一步提出:“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此后,“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成为中国共产党对待传统文化的为人熟知的基本立场。改革开放后尤其进入九十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涌起,随着对外开放的全方位拓展,随着社会利益格局和人们价值观选择的多样化发展,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越来越受到执政党和民众的重视。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随着国际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不断深入,民族国家的身份认同、文化认同不但没有弱化,反而更为强劲,其表现便是国际社会各种各样的民族主义思潮“你方唱罢我登场”。在中国,对传统文化的价值重估,无论在民间、知识界还是在政界均呈蒸蒸日上之势。逐步弥漫全国的“国学热”、海外孔子学院的普遍建立等等,每一个中国人都能感受到传统文化回归的强烈气息。正是在上述时代和思想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在几次讲话中,如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2月30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4年2月17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2月24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5月4日在视察北京大学时的讲话等,高度评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论中国传统文化的讲话有三个特点。

  首先,对传统文化高度评价。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等等。这样的高度评价一方面是对党已有思想的继承,同时又是超越,因为这种实质性的(很难套用到其他文化上的)高评在党的历史上是没有过的,其主要是适应新的世情国情的思想结晶。

  其次,习近平总书记谈论中国传统文化,直指其核心——儒学价值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儒学价值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直接从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问题出发来阐释和评价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学中的道德精髓,且言说集中、观点鲜明。例如,他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又如,在五四运动95周年之际视察北京大学时的讲话中谈到: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这些无疑是直接就价值追求问题来评价传统文化遗产。

  最后,习近平总书记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寄予厚望并提出具体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曾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任务,要求“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应该说,这是党的一贯方针。当然,过去更强调区分精华与糟粕、批判地继承这一思路。问题是,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至今将近一百年,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如“三从四德”的妇女观、家庭观,王朝与皇权的政治观,小农经济观等等,已经为现代中国人所抛弃,还有一些深层的价值观念则很难用精华或糟粕简单加以区分,更多的情况往往是纠缠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此外,“批判地继承”作为一种原则或精神并没有错,但实践效果并不佳,往往令人瞻前顾后、裹足不前。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这一要求极富时代感也更具理性精神。实际上,海内外“国学”界早在20世纪80年代便提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这一命题,并围绕之进行了持续不懈的探讨。如今,执政党最高领导人明确提出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一任务,可以说是知识界与政界、民间与政治领袖长期互动的结果。

  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在宏观上给予高度评价并寄予厚望,而且更进一步具体举证和论述。如前所述,他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便不是一般性地泛泛而论,而是深入具体地指出了需要发掘时代价值的那些传统思想道德。再如,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长篇幅地从传统文化典籍中引用大量反映中国深层价值理念的名言,诸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天人合一”;“仁者爱人”,等等。指出: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如此长篇幅地具体地肯定地谈论传统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的价值追求,这在党的历史上实属鲜有。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时代和自身方位的清醒认识。进一步言之,即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文化激荡中、在市场经济和社会阶层多元化发展中,中国立足世界的根基何在,中华民族的独特标识何在,凝聚整个民族的价值追求何在的问题;与此密切相关,中共作为在这样一个时代的执政党,要利用一切资源包括历史文化资源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客观地说,有着悠久历史传承的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有保守特征的。文化的历史和其性格的保守似乎成正相关关系。儒学重秩序、规范、和合的价值理念,当然与现代革命运动存在天然的紧张甚至对立。但保守和反动不能也不该画等号。作为一个执政党,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价值理念,可以经过现代性和创造性转化,有效地服务于执政党执政目标的实现。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统文化的讲话,完全可以视为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又一重要体现。

责任编辑:俞菲
标签:传统文化,民族复兴,中国共产党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